重寄荔枝与杨使君时闻杨使君欲种植故有落句之戏

摘来正带凌晨露,寄去须凭下水船。 映我绯衫浑不见,对公银印最相鲜。 香连翠叶真堪画,红透青笼实可怜。 闻道万州方欲种,愁君得吃是何年。
拼音

所属合集

#荔枝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凌晨露:清晨的露水。
  • 下水船:顺流而下的船只。
  • 绯衫:红色的官服。
  • 银印:银制的官印,象征官职。
  • 翠叶:绿色的叶子。
  • 青笼:青色的笼子,这里指装荔枝的容器。
  • 万州:地名,今重庆市万州区。

翻译

摘下的荔枝还带着清晨的露水,寄送给你必须依靠顺流而下的船只。 我的红色官服在荔枝的映衬下几乎看不见,而你的银制官印却显得格外鲜明。 荔枝的香气与绿叶相映成趣,真是画中才有的景致,红透的荔枝透过青色的笼子,实在是令人怜爱。 听说万州正打算种植荔枝,我忧愁的是,等到你能吃到荔枝,又将是何年何月呢?

赏析

这首诗是白居易寄赠荔枝给友人杨使君的作品,诗中不仅描述了荔枝的鲜美,还巧妙地融入了对友人的思念和调侃。诗的前两句写荔枝的新鲜和寄送的便捷,中间两句通过对比自己的绯衫和对方的银印,暗含了两人身份的差异和友情的深厚。后两句则以荔枝为媒介,表达了对友人未来能否品尝到荔枝的忧虑,同时也透露出对友人种植荔枝计划的关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白居易诗歌的独特魅力。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