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归
翩翩平肩舆,中有醉老夫。
膝上展诗卷,竿头悬酒壶。
食宿无定程,仆马多缓驱。
临水歇半日,望山倾一盂。
藉草坐嵬峨,攀花行踟蹰。
风将景共暖,体与心同舒。
始悟有营者,居家如在途。
方知无系者,在道如安居。
前夕宿三堂,今旦游申湖。
残春三百里,送我归东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平肩舆:古代的一种轻便轿子。
- 醉老夫:喝醉的老人。
- 诗卷:诗集。
- 酒壶:装酒的容器。
- 定程:固定的行程。
- 缓驱:缓慢前行。
- 倾一盂:倒满一碗。
- 藉草:坐在草地上。
- 嵬峨:高大的样子。
- 攀花:摘花。
- 踟蹰:徘徊不前。
- 有营者:有固定职业或生活的人。
- 无系者:没有固定职业或生活的人。
- 三堂: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申湖: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东都:指洛阳,唐代东都。
翻译
我乘坐着轻便的轿子,里面坐着一个醉醺醺的老人。他的膝盖上摊开着诗集,轿子的竿头悬挂着酒壶。我们的食宿没有固定的计划,仆人和马匹都缓慢前行。我们在水边休息了半天,望着山景倒满了一碗酒。我们坐在高大的草地上,摘花时徘徊不前。风和景色一起温暖,身体和心灵都感到舒畅。我开始理解那些有固定生活的人,他们在家中就像在旅途中一样。我也明白了那些没有固定生活的人,他们在旅途中就像在家中一样安逸。昨晚我们在三堂过夜,今天早上我们游览了申湖。这三百里的残春,将我送回了东都洛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白居易东归途中的悠闲与自在。诗中,“醉老夫”形象生动,展现了诗人不羁的生活态度。通过对比“有营者”与“无系者”的生活状态,诗人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固定生活的反思。诗的节奏舒缓,语言质朴,透露出一种随遇而安、享受当下的生活哲学。整首诗充满了田园诗的意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