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邑三贤诗范隐君茂明

濯濯香溪流,汀洲杂兰芷。 之子怀清芬,南渡勃然起。 大隐弘高风,真修味玄旨。 遗文讵必多,一脔见嚆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濯濯:清澈的样子。
  • 香溪:溪水名,此处指溪水清澈且带有香气。
  • 汀洲:水中的小洲。
  • 兰芷:兰花和芷草,都是香草,象征高洁。
  • 之子:这个人,指范隐君茂明。
  • 清芬:清新的香气,比喻高洁的品德。
  • 南渡:指从北方迁徙到南方。
  • 勃然:突然、迅速的样子。
  • 大隐:指隐居的高人。
  • 玄旨:深奥的道理或意义。
  • 遗文:留下的文章或著作。
  • 一脔:一小块肉,比喻少量但精华的部分。
  • 嚆矢:响箭,比喻开端或先导。

翻译

清澈的香溪水流过,汀洲上杂生着兰花和芷草。这位先生怀揣着清新的香气,从北方迁徙到南方后迅速崛起。他隐居于此,弘扬着高洁的风范,真正地品味着深奥的道理。他留下的文章虽然不多,但每一篇都像是响箭,预示着新的开端。

赏析

这首诗赞美了范隐君茂明的高洁品格和深邃思想。通过“濯濯香溪流”和“汀洲杂兰芷”的描绘,营造出一个清新脱俗的自然环境,象征着范隐君的内在品质。诗中“之子怀清芬,南渡勃然起”突出了范隐君在南迁后的迅速崛起,而“大隐弘高风,真修味玄旨”则进一步强调了他的隐逸生活和高尚追求。最后,“遗文讵必多,一脔见嚆矢”表明,尽管他的著作不多,但每一篇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和启示意义。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范隐君的精神风貌。

胡应麟

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