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二十首
清晨出大梁,遥瞻北邙道。
野火烧平田,白杨半枯槁。
人生寄宇宙,忽若原上草。
去日常苦多,来日常苦少。
少者日以壮,壮者日趋老。
幻躯无百年,富贵何足保。
思为鲁中圣,万世同寿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拟古:模仿古代的风格或作品。
- 大梁:古代地名,今河南省开封市。
- 北邙:山名,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北,古代常作为墓地的代称。
- 白杨:一种树木,常用来象征哀愁或死亡。
- 枯槁:干枯,形容植物失去生机。
- 宇宙:指包括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的无限空间。
- 原上草:平原上的草,比喻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 幻躯:虚幻的身体,指人的生命和身体都是短暂的。
- 鲁中圣:指孔子,因其为鲁国人,被尊称为圣人。
- 寿考:长寿。
翻译
清晨离开大梁城,远远望向北邙山的路。田野上野火燃烧,白杨树半数已经干枯。人生在宇宙中寄居,就像平原上的草一样短暂。离去的时光总是感觉太多,未来的时光总是感觉太少。年轻的人日渐成熟,成熟的人日渐老去。虚幻的身体不可能活过百年,富贵又怎能长久保持。我愿成为鲁国的圣人,与万世同享长寿。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清晨离开大梁,遥望北邙山的景象,表达了人生短暂和无常的主题。诗中运用了“野火”、“白杨”等意象,强化了生命的脆弱和时间的无情。后半部分通过对人生不同阶段的描述,进一步强调了生命的短暂和富贵的不长久。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成为圣人、与万世同享长寿的向往,体现了对永恒价值的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