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怀二十首
东出长安门,倚马息道周。
上有百年木,下有万古流。
华轩驰广陌,冠盖如云浮。
去者日以远,来者日以遒。
朱颜入朝市,皓首将安求。
应侯朝上书,蔡泽暮西游。
荣枯在俯仰,譬海浮水沤。
所以赤松徒,屣脱万户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道周:道路旁边。
- 华轩:装饰华丽的车辆。
- 广陌:宽阔的道路。
- 冠盖:古代官吏的帽子和车盖,借指官吏。
- 遒:迫近,接近。
- 朱颜:红润的面容,指年轻时的容颜。
- 皓首:白头,指老年。
- 应侯:指秦国的应侯范雎。
- 蔡泽:战国时燕国的辩士,后为秦相。
- 俯仰:低头和抬头,比喻时间短暂。
- 水沤:水泡。
- 赤松徒:指赤松子,古代传说中的仙人。
- 屣脱:比喻轻易放弃。
翻译
我东出长安的城门,在道路旁倚马休息。 上方有百年的老树,下方有万古流淌的河流。 华丽的车辆奔驰在宽阔的道路上,官吏们的帽子和车盖如同云彩般飘浮。 离去的人日渐遥远,新来的人日渐接近。 红润的面容进入朝市,白发苍苍的老人将何去何从? 应侯早晨上书,蔡泽傍晚西行游说。 荣耀与枯萎只在俯仰之间,如同海中的水泡。 因此,赤松子这样的仙人,轻易放弃了万户侯的地位。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长安门外道路旁的景象,抒发了对人生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感慨。诗中,“百年木”与“万古流”形成对比,突出了时间的无情。华轩与冠盖的描绘,反映了官场的繁华与虚幻。朱颜与皓首的对比,强调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应侯与蔡泽的典故,以及俯仰之间的荣枯,都表达了作者对世事变迁的深刻认识。最后,以赤松子放弃权贵的典故,表达了对超脱世俗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