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道中短歌
柳条当风战犹力,桃李无言混荆棘。桑乾东带断冰流,昨日荒城作寒食。
君不见战士经年挂铁衣,一身重犯数重围。纥干山下营初散,牟那峰前檄更飞。
年年烽火为生计,谁道沙场春事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桑乾:桑干河,位于今河北省境内。
- 寒食:中国传统节日,在清明节前一天,有禁火寒食的习俗。
- 挂铁衣:指战士穿着铁甲。
- 重犯:多次遭遇。
- 纥干山:山名,具体位置不详。
- 牟那峰:山名,具体位置不详。
- 檄:古代用于征召或声讨的文书。
- 沙场:战场。
翻译
在西城的道旁,柳条在风中依然奋力摇曳,桃李默默无言,与荆棘混杂。桑干河东岸带着断流的冰块,昨天荒凉的城池里,人们正在过寒食节。
你难道没看见,战士们经年累月地穿着铁甲,一次次地冲破重重包围。在纥干山下的营地刚刚解散,牟那峰前的征召文书又飞来。
年年岁岁,烽火成为他们的生计,谁说沙场上的春天事情稀少呢。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边疆战士的艰辛生活和战场的荒凉景象。通过对比柳条的顽强与桃李的沉默,以及桑干河的冰流和荒城的寒食,诗人展现了边塞的荒凉与战士的不屈。诗中“挂铁衣”、“重犯数重围”等词句,生动地描绘了战士们常年征战的生活状态。结尾的“年年烽火为生计,谁道沙场春事稀”则深刻反映了战争对人们生活的深远影响,以及战场上的春天同样充满生机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