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兴八首

· 尹耕
十万鸣弦报吉囊,野心狼子是花当。 连姻故自轻中国,分道频看入汉疆。 推毂丈人空肉食,操戈遗孽尚萧墙。 不应千羽修文日,岁岁三关有战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鸣弦:指军队的号角声,这里代指军队的行动。
  • 吉囊:古代对敌人的蔑称。
  • 花当:指敌人。
  • 连姻:通过婚姻关系结盟。
  • 分道:分路,指敌军从不同方向入侵。
  • 推毂:古代推车前进,比喻推荐人才。
  • 肉食:指享受俸禄的官员。
  • 操戈:拿起武器,指内乱。
  • 遗孽:遗留下来的祸害。
  • 萧墙:指内部。
  • 千羽:指文官的服饰,比喻文治。
  • 三关:指边疆的重要关口。

翻译

十万军队的号角声响起,报告着对敌人的胜利,但那些野心的狼子(敌人)却是花当(难以对付)。他们通过婚姻结盟,自然轻视中国,频繁地从不同方向侵入汉人的疆域。推荐人才的丈人(指高级官员)只是空享俸禄,而内乱的遗祸仍在内部蔓延。不应该在文治修明的日子里,每年都有战场出现在边疆的三个重要关口。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边疆战事的描写,表达了对国家安全的忧虑和对内政腐败的不满。诗中“鸣弦报吉囊”与“野心狼子是花当”形成鲜明对比,前者表现了军队的胜利,后者则揭示了敌人的狡猾和难以根除。后句“连姻故自轻中国”和“分道频看入汉疆”进一步揭示了敌人的策略和边疆的危机。最后两句“不应千羽修文日,岁岁三关有战场”则强烈批评了文治下的边疆战事不断,暗示了内政的腐败和无能。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刻关切。

尹耕

明蔚州卫人,字子莘。嘉靖十一年进士。性嗜酒,好谈兵。授知州,免官家居。痛恨边臣玩忽,武备废弛,作《塞语》十一篇,申明边防虏势之要害。严嵩见而才之。起知州,数月中迁兵部员外郎,出为河间知府,大修武备。旋擢河南兵备佥事,被劾下狱,戍辽左。有《朔野集》。 ► 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