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兴八首

· 尹耕
万里长风落树柯,乾坤今日未投戈。 空闻海国标铜柱,转见河湟起白波。 是处清霜埋战骨,几人明月听渔歌。 天涯憔悴三湘客,独抱遗骚怨薜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树柯(kē):树枝。
  • 乾坤:天地。
  • 投戈:放下武器,指战争结束。
  • 海国:指边远的海疆。
  • 铜柱:古代在边疆树立的标志,这里指边疆的安定。
  • 河湟:黄河与湟水的合称,泛指西北地区。
  • 白波:指战乱。
  • 是处:到处。
  • 战骨:战死者的骸骨。
  • 明月:明亮的月光。
  • 渔歌:渔民唱的歌。
  •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 三湘客:指流浪在外的湖南人。
  • 遗骚:遗留下来的忧愁。
  • 薜萝(bì luó):薜荔和女萝,两种植物,常用来比喻隐士的服饰或住处。

翻译

万里长风将树枝吹落,天地间今日仍未放下武器。 空闻海疆边树立的铜柱,转眼间河湟之地又起战乱。 到处是清霜覆盖的战死者骸骨,几人在明亮的月光下听渔歌。 天涯流浪的憔悴湖南人,独自怀抱遗留下来的忧愁和隐士的情怀。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战乱频仍、边疆不宁的悲凉景象,通过对比海国的铜柱与河湟的白波,突出了战争的无情与边疆的动荡。诗中“清霜埋战骨”与“明月听渔歌”形成鲜明对比,一方面是战争的残酷,另一方面是渔歌的宁静,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结尾的“三湘客”与“遗骚怨薜萝”则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与对隐逸生活的渴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时局的深刻关切与个人情感的交织。

尹耕

明蔚州卫人,字子莘。嘉靖十一年进士。性嗜酒,好谈兵。授知州,免官家居。痛恨边臣玩忽,武备废弛,作《塞语》十一篇,申明边防虏势之要害。严嵩见而才之。起知州,数月中迁兵部员外郎,出为河间知府,大修武备。旋擢河南兵备佥事,被劾下狱,戍辽左。有《朔野集》。 ► 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