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聂文蔚先生出诏狱南归二首

· 尹台
帝阙浮云万里开,春风繁雪霁燕台。 孤臣敢为微身计,圣主终怜天下才。 夏胜传经应自信,范滂揽辔欲谁裁。 古来麟凤无羁绁,寄语虞人莫浪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帝阙:帝王的宫殿。
  • 浮云:比喻世事变幻无常。
  • 繁雪:大雪。
  • (jì):雪后或雨后转晴。
  • 燕台:指燕京,即现在的北京。
  • 孤臣:孤立无助的臣子,这里指聂文蔚。
  • 微身:微小的个人。
  • 夏胜:人名,可能指古代的学者或政治家。
  • 传经:传授经典或学问。
  • 范滂:东汉时期的政治家,以清廉著称。
  • 揽辔:握住马缰,比喻掌握政权。
  • :决定,处理。
  • 麟凤:麒麟和凤凰,比喻杰出的人才。
  • 羁绁(jī xiè):束缚,牵制。
  • 虞人:古代掌管山泽的官,这里比喻掌权者。
  • 浪猜:随意猜测。

翻译

帝王的宫殿在万里浮云中显现,春风吹散了燕京的大雪,天空放晴。 孤立无助的臣子不敢只考虑个人的安危,但圣明的君主终究怜惜天下的人才。 夏胜传授经典时应当自信,范滂掌握政权时又该如何决定? 自古以来,杰出的人才都不受束缚,寄语掌权者不要随意猜测。

赏析

这首诗是尹台送别聂文蔚南归时所作,表达了对聂文蔚的同情与对天下才子的期望。诗中通过“帝阙浮云”和“春风繁雪”等意象,描绘了政治风云变幻与希望的曙光。后两句以夏胜和范滂为喻,鼓励聂文蔚自信并勇敢面对未来,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当时政治环境的看法,希望掌权者能够珍惜和正确使用人才,不要随意猜忌。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友人的关怀和对时局的深刻洞察。

尹台

明吉安府永新人,字崇基,号洞山先生。嘉靖十四年进士。授编修。迁国子司业,所奖拔多为名士。旋还任修撰,专理诰敕。忤仇鸾,几得罪,会鸾先被杀,乃已。严嵩欲结为姻好,拒之,遂有怨。出为南京祭酒,将行,劝嵩勿害杨继盛。历官为南京礼部尚书。留意理学,其学不傍门户,能密自体验。有《洞农堂集》。 ► 5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