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整庵罗太宰先生八十诗
六艺久不陈,圣道日榛翳。
旧经坏蠹燔,大义谁窥谛。
陋儒事修补,寡力绵深诣。
采掇疏传间,指意纷胶戾。
谶纬徵诞诬,解说同讹寱。
诋讼嗟何为,岁月徒虚弊。
茫茫宇宙业,万代谁区计。
不有刊凿俦,禹功荡荒裔。
东井蚀人文,中洛绝褰揭。
笃哉夫子心,耄年独高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六艺:指古代儒家教育的六种基本学科,即礼、乐、射、御、书、数。
- 榛翳(zhēn yì):指丛生的灌木,比喻事物被遮蔽或混乱。
- 蠹燔(dù fán):蠹指蛀虫,燔指焚烧,这里比喻经典被破坏和焚毁。
- 大义:指经典中的重要意义和道理。
- 胶戾(jiāo lì):指纠缠不清,难以理解。
- 谶纬(chèn wěi):古代预言吉凶的文字或图谶。
- 讹寱(é yì):错误和混乱。
- 诋讼(dǐ sòng):诋毁和争辩。
- 刊凿(kān záo):指修正和阐明。
- 荒裔(huāng yì):边远之地。
- 褰揭(qiān jiē):揭开,指恢复或重新发现。
- 耄年(mào nián):指老年,高龄。
翻译
古代的六艺已经很久没有被提及,圣人的道理也日渐被遮蔽。旧时的经典被破坏和焚毁,其中的重要意义和道理谁能真正窥见?浅陋的学者努力修补,但力量微薄,难以深入理解。他们在传世的文献中搜集资料,但指意纠缠不清,难以理解。预言吉凶的文字和图谶被证明是荒诞和诬蔑,解释也充满了错误和混乱。诋毁和争辩又有何用,岁月只是虚度。宇宙间的事业茫茫无边,万代之中谁能规划和计策?若没有那些修正和阐明的人,就像禹治理洪水,使荒野变为良田。东方的井象征着人文的衰落,中洛的揭开也已断绝。但夫子的精神是多么坚定,即使到了老年,他的理解依然高深。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对古代文化衰落的忧虑和对罗太宰先生坚守和传承文化的敬意。诗中,“六艺久不陈,圣道日榛翳”描绘了古代文化的衰败,而“陋儒事修补,寡力绵深诣”则反映了学者们努力挽救文化的艰辛。最后,通过对罗太宰先生“耄年独高契”的赞美,诗人强调了坚守和传承文化的重要性。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表达了对文化传承的忧思,也展现了对文化守护者的崇高敬意。
尹台
明吉安府永新人,字崇基,号洞山先生。嘉靖十四年进士。授编修。迁国子司业,所奖拔多为名士。旋还任修撰,专理诰敕。忤仇鸾,几得罪,会鸾先被杀,乃已。严嵩欲结为姻好,拒之,遂有怨。出为南京祭酒,将行,劝嵩勿害杨继盛。历官为南京礼部尚书。留意理学,其学不傍门户,能密自体验。有《洞农堂集》。
► 512篇诗文
尹台的其他作品
- 《 浙行台山石红梅甚奇酒中赋呈蒙泉 》 —— [ 明 ] 尹台
- 《 五日命舟过游金山寺郡守林君追至遂开宴江天之阁移席观竞渡戏二首 》 —— [ 明 ] 尹台
- 《 蕲水李居士承芳余先世故交也往余过其邑迫行不及一访兹辱遣介二子不远数千里谒余白下因归作此寄焉 》 —— [ 明 ] 尹台
- 《 毛进士使边得省十二韵 》 —— [ 明 ] 尹台
- 《 陈子虚少卿刘虞让大尹送余庐陵志别 》 —— [ 明 ] 尹台
- 《 送胡馆兄提学广东二首 》 —— [ 明 ] 尹台
- 《 谢王宗伯春堂夜集之作 》 —— [ 明 ] 尹台
- 《 仪真送欧君之任粤中 》 —— [ 明 ] 尹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