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舍友有次象山兄弟旧韵见赠者语不无轩轾先贤意因次其韵复之并以谂之师泉翁
寂然元不着哀钦,万古谁窥天地心。
地阔风鹏常大海,天空野鸟自高岑。
支离学辨成丝密,易简功亏惧陆沈。
却叹建临无二辙,鹅湖底事戾先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轩轾(xuān zhì):高低、轻重。
- 谂(shěn):劝告,建议。
- 岑(cén):小而高的山。
- 支离:分散,零散。
- 易简:简易,简单。
- 陆沈:沉沦,消沉。
- 鹅湖:地名,此处可能指鹅湖之会,是朱熹与陆九渊的著名辩论。
翻译
寂静中并不显露出哀伤与钦佩,千古以来谁能洞察天地的本心。 大地辽阔,风中的鹏鸟常在大海中翱翔;天空广阔,野鸟自在地飞越高山。 学习变得零散而细密,简易的功用却因恐惧而消沉。 感叹建立与临近并无二致,鹅湖之事为何违背了古今。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寂静的氛围和天地、风鹏、野鸟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天地本心的探寻和对学习、功用的反思。诗中“地阔风鹏常大海,天空野鸟自高岑”描绘了壮阔的自然景象,体现了诗人对自由与高远的向往。后句则透露出对学问和功用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历史事件的感慨。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宇宙人生的深刻洞察和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