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怀三首

周旦匡王室,而罹管蔡谤。 不资穹鉴明,圣德几沦丧。 二年罪斯得,雷风感天象。 怀哉时世远,光泽不可望。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周旦:指周公旦,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元圣”和儒学先驱。
  • 匡王室:辅佐和维护周王室的统治。
  • :遭受。
  • 管蔡谤:指管叔和蔡叔对周公的诽谤。管叔、蔡叔是周公的弟弟,他们散布谣言,说周公将不利于成王。
  • 穹鉴:指天,比喻天子的明察。
  • 圣德:指周公的德行。
  • 沦丧:丧失,失去。
  • 二年罪斯得:指周公被流放两年后,终于得到平反。
  • 雷风感天象:比喻周公的忠诚感动了天地。
  • 怀哉:怀念啊。
  • 时世远:时代已经远去。
  • 光泽不可望:指周公的光辉和德行已经无法再被后人所见。

翻译

周公旦辅佐和维护周王室的统治,却遭受了管叔和蔡叔的诽谤。如果没有天子的明察,周公的圣德几乎就要丧失。两年后,周公的罪名终于得到平反,他的忠诚感动了天地。怀念那个遥远的时代,周公的光辉和德行已经无法再被后人所见。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对周公旦忠诚与德行的赞美,以及对其遭受诽谤和误解的同情。诗中通过对比周公的功绩与所受的冤屈,突出了其高尚的品德和伟大的贡献。同时,诗人的感慨也透露出对那个时代的怀念和对周公光辉形象的无限敬仰。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对周公历史形象的一次深情回顾和颂扬。

周是修

明江西泰和人,名德,以字行。少孤力学,洪武末举明经,为霍丘县学训导,建文间为衡王府纪善,留京师,预翰林纂修。好荐士,屡陈国家大计。燕兵入京城,自经于应天府学尊经阁。尝辑古今忠节事为《观感录》。 ► 1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