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五首

· 贝琼
五侯浊四海,白日沦光辉。 处士切忧国,空言相是非。 郭泰不绝俗,申屠能见机。 朱凤翔千仞,百世令人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五侯:指权贵。
  • :污染,败坏。
  • 白日:太阳,比喻光明正大。
  • :丧失,失去。
  • 光辉:光明,荣耀。
  • 处士:未出仕的士人,隐士。
  • :深切,急切。
  • 是非:对错,争议。
  • 郭泰:东汉末年的名士,以清高著称。
  • 绝俗:超脱世俗。
  • 申屠:申屠蟠,东汉末年的隐士,以智谋著称。
  • 见机:洞察时机,有先见之明。
  • 朱凤:传说中的神鸟,比喻贤人。
  • :飞翔。
  • 千仞:形容极高。
  • 百世:很多代,比喻长久。
  • :稀少,难得。

翻译

权贵们败坏了整个天下,连白日的光辉也失去了。 隐士们深切地忧虑国家,空谈着对错。 郭泰不脱离世俗,申屠蟠能洞察时机。 朱凤在高空飞翔,百世以来令人感到稀有。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权贵与隐士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对高尚品质的向往。诗中,“五侯浊四海”描绘了权贵们的腐败,而“白日沦光辉”则象征了正直与光明的丧失。隐士们虽有忧国之心,却只能空谈是非,无法改变现状。郭泰和申屠蟠作为历史上的智者,他们的超脱与洞察力成为诗中的亮点。最后,朱凤的飞翔象征着贤人的高远志向,但也因其稀有而令人感到惋惜。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现实社会的批判。

贝琼

元末明初浙江崇德人,字廷琚,一名阙,字廷臣。元末领乡荐,年已四十八。战乱隐居,张士诚屡辟不就。洪武初聘修元史,六年除国子助教,与张美和、聂铉并称“成均三助”。九年改官中都国子监,教勋臣子弟。十一年致仕。有《清江文集》。 ► 5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