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怀五十三首

西行一万里,郡国何遥遥。 马鸣寒日暮,始至咸阳桥。 渭水自萦带,函关空寂寥。 秦家故宫阙,离离惟黍苗。 汉陵松与柏,枝干半成樵。 草间两翁仲,似欲语前朝。 废兴虽定理,遗迹几时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咸阳桥:位于今陕西省咸阳市,古代重要的交通要道。
  • 渭水:黄河的最大支流,流经陕西中部。
  • 函关:即函谷关,古代著名的关隘,位于今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境内。
  • 秦家:指秦朝。
  • 离离:形容植物茂盛的样子。
  • 黍苗:黍子(一种粮食作物)的幼苗。
  • 汉陵:指汉朝皇帝的陵墓。
  • :砍柴。
  • 翁仲:古代对老人的尊称,这里指陵墓前的石像。
  • 前朝:指过去的朝代,这里特指秦汉。
  • 废兴:指朝代的兴衰更替。

翻译

西行万里,所到的郡国多么遥远。 在寒冷的日暮时分,马儿嘶鸣,终于抵达咸阳桥。 渭水环绕如带,函谷关却空无一人,显得寂寥。 秦朝的宫殿遗址,如今只见茂盛的黍苗。 汉朝的陵墓,松柏的枝干多半已被砍伐。 草丛中的两尊石像,似乎想要诉说前朝的故事。 朝代的兴衰虽是定理,但这些遗迹何时才能消失呢?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述西行途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诗中,“渭水自萦带,函关空寂寥”描绘了自然景观的静谧与历史的沧桑,而“秦家故宫阙,离离惟黍苗”和“汉陵松与柏,枝干半成樵”则进一步以秦汉遗迹的荒凉,抒发了对往昔辉煌的怀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结尾的“废兴虽定理,遗迹几时消”更是深刻地反映了历史的无情与人类对过去的留恋。

周是修

明江西泰和人,名德,以字行。少孤力学,洪武末举明经,为霍丘县学训导,建文间为衡王府纪善,留京师,预翰林纂修。好荐士,屡陈国家大计。燕兵入京城,自经于应天府学尊经阁。尝辑古今忠节事为《观感录》。 ► 1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