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城歌寄赠胡思敬

南城之山高㠝岏,连冈叠嶂青云端。鸾翔凤舞势历历,马驰牛卧形盘盘。 南城之水清见底,浩浩千秋流不已。孤光澒洞化鱼龙,雷霆五夜潜鳞起。 蕴奇蓄秀识者稀,积德累行膺昌期。胡郎家住南城侧,五福由来天命之。 前年恭承圣皇诏,严亲平步登廊庙。听自遥瞻阊阖门,老大功名足誇耀。 翩翩三凤鸣朝阳,与时际会争翱翔。为家为国不少暇,忠孝两情江水长。 伯也乘涛四十里,晨昏远奉勤王事。家山半载未归来,耳畔频闻好音至。 仲也进退怀深忧干蛊,驱驰那暂休持衡。赋税贵平理供给,饷馈无愆尤闾阎。 往往多豪纵,岂若君家贤伯仲。只将孝义主中心,美利荣名摇不动。 蹇予落魄无所为,壮志凌云空自知。求田问舍安足数,附翼攀鳞终有时。 胡郎爱我诚幽雅,我爱胡郎绝潇洒。相逢一笑坐琼筵,稳系楼前五花马。 狂来一饮三百钟,论交吐气萦晴虹。人生契合在知己,宁论得失兼穷通。 别来倏忽成今昔,兔走乌飞过箭疾。相思重欲话中情,极目南天楚云碧。 朔风萧萧鸿雁鸣,寒梅迎雪玉香轻。折将欲寄不得便,为君怅望歌南城。 城南山水如图画,古木虬龙郁相亚。华堂结搆高于山,綵服斑斓照堂下。 堂前种竹百千竿,年年岁岁报平安。萱花爱日色炜炜,椿株化雨阴团团。 君不学五陵年少誇游侠,又不学孤竹夷齐事高洁。 丈夫在世贵成名,何用飘飘比云月。城南山头桑叶黄,葡萄万斛生春光。 浩歌不尽万古意,安得一醉宽离肠。君才拔俗真雄壮,嘱君善保为民望。 当今圣代急贤良,相期更在青霄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㠝岏 (cuán wán):形容山峰高耸。
  • 澒洞 (hòng dòng):形容水流广阔无边。
  • 膺昌期 (yīng chāng qī):指应运而生,得到好运。
  • 阊阖门 (chāng hé mén):古代神话中的天门,这里指皇宫的大门。
  • 干蛊 (gān gǔ):指处理困难的事情。
  • 持衡 (chí héng):保持平衡,这里指公正处理事务。
  • 愆尤 (qiān yóu):过失,错误。
  • 闾阎 (lǘ yán):指民间,百姓。
  • 蹇予 (jiǎn yǔ):我,自谦之词。
  • 攀鳞 (pān lín):比喻依附高位。
  • 綵服 (cǎi fú):彩色的衣服,这里指华丽的服饰。
  • 椿株 (chūn zhū):指椿树,比喻长寿。
  • 孤竹夷齐 (gū zhú yí qí):指孤竹国的夷齐,古代贤人,这里指高洁的人。

翻译

南城的山峰高耸入云,连绵的山脉如同青云之上的凤凰和凤凰在舞动,马儿奔驰,牛儿静卧,形态各异。南城的水清澈见底,千百年来不停地流淌。水中的孤光广阔无边,化作鱼龙,在雷声中五夜之间潜藏的鳞片跃起。这里蕴藏着奇异的美景和秀丽的景色,但知之者甚少,积德行善的人将会得到好运。胡郎家住在南城边,五福自然由天命决定。

前年,胡郎的父亲得到了皇帝的诏令,平步青云进入了朝廷。胡郎远望着皇宫的大门,老大的功名足以夸耀。三只凤凰在朝阳中翩翩起舞,与时代同行,争相翱翔。为了家庭和国家,他们不曾稍有懈怠,忠孝之情如同江水般长流不息。

胡郎的兄长在波涛中航行四十里,早晚远行,勤勉地为王事服务。家乡半年未归,耳边却频频传来好消息。胡郎的弟弟在进退之间深感忧虑,处理困难的事情,从不休息,处理赋税和供给,确保公平,没有过失,民间百姓因此而感到安心。

与胡郎家相比,其他人家往往显得豪纵,不如胡郎家的贤良兄弟。他们以孝义为中心,美名和荣誉都不动摇。我自谦无所作为,壮志凌云,只有自己知道。我追求田地和房屋,但这些都不足以计数,依附高位终有时机。

胡郎爱我深沉雅致,我欣赏胡郎的绝妙潇洒。我们相逢一笑,坐在华丽的宴席上,稳稳地系着楼前的五花马。我狂饮三百杯,谈论友情,豪气冲天。人生中能遇到知己,不论得失和穷通。

别后不久,时光飞逝,如同箭矢一般。相思之情重燃,想要诉说心中的情感,却只能极目远望南天,只见碧绿的楚云。北风萧萧,鸿雁鸣叫,寒梅在雪中轻轻散发着玉香。想要折梅寄去,却无法做到,只能为你怅望,歌唱南城。

城南的山水如画,古木如同虬龙般郁郁葱葱。华丽的堂屋结构高耸,彩色的衣服在堂下闪耀。堂前种有百千竿竹子,年年岁岁报告平安。萱花在阳光下色彩炜炜,椿树在雨中化作团团阴影。

你不学那些五陵的少年夸耀游侠,也不学孤竹国的夷齐追求高洁。大丈夫在世,最重要的是成名,何必要像云月那样飘渺。城南山头的桑叶黄了,葡萄万斛带来了春光。浩歌不尽万古的意境,只希望能一醉解千愁。你的才华超群,真是雄壮,嘱咐你要好好保重,成为人民的希望。当今圣代急需贤良,希望你能在更高的天际相会。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南城的山水美景和胡郎家的贤良形象,通过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人物品德的颂扬,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忠孝美德的推崇。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视角。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作者对个人命运和时代变迁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其高尚的情操和远大的志向。

周是修

明江西泰和人,名德,以字行。少孤力学,洪武末举明经,为霍丘县学训导,建文间为衡王府纪善,留京师,预翰林纂修。好荐士,屡陈国家大计。燕兵入京城,自经于应天府学尊经阁。尝辑古今忠节事为《观感录》。 ► 1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