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风诗十篇治风诗五篇其三至劳

· 元结
至哉勤绩,不盈不延。 谁能颂之,我请颂焉。 于戏劳王,勤亦何极。 济尔九土,山川沟洫。 至哉俭德,不丰不敷。 谁能颂之,我请颂夫。 于戏劳王,俭亦何深。 戒尔万代,奢侈荒淫。 至哉茂功,不升不圯。 谁能颂之,我请颂矣。 于戏劳王,功亦何大。 去尔兆庶,洪湮灾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至哉:至高无上,极度的赞美。
  • 勤绩:勤劳的成果。
  • 不盈不延:既不过分,也不拖延,恰到好处。
  • 于戏:感叹词,相当于“啊”。
  • 劳王:勤劳的君王。
  • 济尔九土:帮助你的九州之地。
  • 山川沟洫:山川河流,泛指自然环境。
  • 俭德:节俭的美德。
  • 不丰不敷:既不奢侈,也不匮乏。
  • 奢侈荒淫:过度奢侈和放纵。
  • 茂功:伟大的功绩。
  • 不升不圯:既不夸大,也不贬低。
  • 兆庶:亿万百姓。
  • 洪湮灾害:巨大的灾难。

翻译

至高无上的勤劳成果,既不过分也不拖延。谁能歌颂它,我请求来歌颂。啊,勤劳的君王,勤劳的意义何其深远。帮助你的九州之地,包括山川河流。

至高无上的节俭美德,既不奢侈也不匮乏。谁能歌颂它,我请求来歌颂。啊,勤劳的君王,节俭的意义何其深刻。告诫你万代子孙,要避免奢侈和荒淫。

至高无上的伟大功绩,既不夸大也不贬低。谁能歌颂它,我请求来歌颂。啊,勤劳的君王,你的功绩何其伟大。离开你,亿万百姓将面临巨大的灾难。

赏析

这首诗是对一位勤劳节俭、功绩卓著的君王的赞美。诗中反复使用“至哉”来强调君王的勤劳、节俭和功绩的至高无上。通过对比“不盈不延”、“不丰不敷”、“不升不圯”,诗人表达了对君王行为的恰到好处的赞赏。诗的结尾部分,诗人预言了君王的重要性,暗示没有这样的君王,百姓将面临灾难,从而加深了对君王功绩的肯定和赞美。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君王高尚品质的崇敬之情。

元结

元结

元结,字次山,号漫叟、聱叟,唐代文学家、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后迁汝州鲁山(今属河南),天宝六载(747)应举落第后,归隐商余山。天宝十二载进士及第。安禄山反,曾率族人避难猗玗洞(今湖北大冶境内),因号猗玗子。乾元二年(759),任山南东道节度使史翙幕参谋,招募义兵,抗击史思明叛军,保全十五城。代宗时,任道州刺史,调容州,加封容州都督充本管经略守捉使,政绩颇丰。约大历七年(约772年)入朝,后卒于长安。 ► 1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