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酬袁使君西楼饯秦山人与昼同赴李侍御招三韵

· 皎然
秋风怨别情,江守上西城。 竹署寒流浅,琴窗宿雨晴。 治书招远意,知共楚狂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奉酬:应答酬谢别人的诗文或礼品。
  • 使君:古代对州郡长官的尊称。
  • :人名,袁某。
  • 西楼:指某处的楼阁,具体位置不详。
  • :设宴送行。
  • 秦山人:人名,可能是隐士或文人。
  • :人名,可能是与秦山人同行的另一个人。
  • 李侍御:人名,侍御是官职,即侍御史。
  • :邀请。
  • 三韵:指这首诗是按照三韵的格式写的。
  • 江守:江边的守卫,这里可能指江边的位置。
  • 西城:城西,具体城市不详。
  • 竹署:指竹林中的官署或居所。
  • 寒流:寒冷的水流。
  • 琴窗:放置琴的窗户,常用来指文人雅士的居所。
  • 宿雨:前夜的雨。
  • 治书:整理书籍,这里可能指准备书籍作为礼物。
  • 招远意:表达对远方朋友的思念和邀请。
  • 知共:知道一起。
  • 楚狂:楚地的狂士,这里可能指李侍御或秦山人等人的性格或行为。

翻译

秋风中,我满怀别离之情,站在江边守望西城。 竹林中的官署旁,寒流浅浅,琴窗之外,昨夜的雨已经停歇,天空放晴。 我整理书籍,表达对远方朋友的思念和邀请,知道我们将会一起,像楚地的狂士一样行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别离的场景,通过“秋风”、“江守”、“竹署”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凄凉而雅致的氛围。诗中“寒流浅”与“宿雨晴”对比鲜明,既表达了自然的变化,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结尾的“知共楚狂行”则透露出诗人对未来相聚的期待和对友人性格的赞赏。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

皎然

皎然

皎然,生卒年不详,湖州人,俗姓谢,字清昼,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后代,是唐代最有名的诗僧、茶僧。南朝谢灵运十世孙。活动于大历、贞元年间,有诗名。他的《诗式》为当时诗格一类作品中较有价值的一部。其诗清丽闲淡,多为赠答送别、山水游赏之作。在《全唐诗》编其诗为815·821共7卷,他为后人留下了470首诗篇,在文学、佛学、茶学等许多方面有深厚造诣,堪称一代宗师。 ► 4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