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桑田:指农田,这里比喻世事变迁。
- 鸡犬:指家禽家畜,这里代表人烟。
- 空有:仅有,徒有。
- 荒台:荒废的台基,指仙女台。
- 暮来:傍晚时分到来。
- 疑是:怀疑,似乎是。
翻译
在一片静寂的旧时农田中,不知是哪家的女子成了仙。 这里应该没有鸡犬的叫声,只有她的子孙在传承。 古老的树木依然开花,荒废的仙女台路未曾改变。 傍晚时分,一片云彩飘来,似乎预示着她即将归来的年份。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神秘而幽静的场景,通过“旧桑田”、“空有子孙传”等词语,传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诗中的“古木花犹发”与“荒台路未迁”形成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的恒常,又暗示了人事的沧桑。结尾的“暮来云一片,疑是欲归年”则增添了一丝神秘和期待,使读者对仙女的归来充满遐想。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皎然
皎然,生卒年不详,湖州人,俗姓谢,字清昼,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后代,是唐代最有名的诗僧、茶僧。南朝谢灵运十世孙。活动于大历、贞元年间,有诗名。他的《诗式》为当时诗格一类作品中较有价值的一部。其诗清丽闲淡,多为赠答送别、山水游赏之作。在《全唐诗》编其诗为815·821共7卷,他为后人留下了470首诗篇,在文学、佛学、茶学等许多方面有深厚造诣,堪称一代宗师。
► 485篇诗文
皎然的其他作品
- 《 白云歌寄陆中丞使君长源 》 —— [ 唐 ] 皎然
- 《 奉同颜使君真卿开元寺经藏院会观树文殊碑 》 —— [ 唐 ] 皎然
- 《 奉和陆使君长源水堂纳凉效曹刘体 》 —— [ 唐 ] 皎然
- 《 同李司直题武丘寺兼留诸公与陆羽之无锡 》 —— [ 唐 ] 皎然
- 《 奉酬袁使君送陆灞却回期道寺院 》 —— [ 唐 ] 皎然
- 《 同颜使君真卿岘山送李法曹阳冰西上献书时会有诏徵赴京 》 —— [ 唐 ] 皎然
- 《 晚秋宿李军道所居 》 —— [ 唐 ] 皎然
- 《 送僧 》 —— [ 唐 ] 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