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临川内史:指抚州的地方官。
- 怜:喜爱。
- 诸谢:指谢氏家族的人。
- 生缘:指个人的出生和缘分。
- 惠宗:指惠能,禅宗六祖。
- 秦本:可能指秦地的经典或文献。
- 幽寻:隐秘地寻找。
- 楚僧:楚地的僧人。
- 把锡:持着锡杖,僧人常用的物品。
- 乱峰:连绵起伏的山峰。
- 大师寺:指高僧所在的寺庙。
- 白莲池:寺庙中的池塘,常种有白莲花。
翻译
临川内史喜爱谢家的子弟们, 你此行去抚州,缘分可比惠能宗师。 远行应带去秦地的经典, 隐秘地寻找,定能遇到楚地的僧人。 停船夜坐,与孤独的月亮为伴, 持着锡杖,秋日行走在连绵的山峰中。 必须经过大师所在的寺庙, 在白莲池边寻访高僧的踪迹。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皎然送别演上人前往抚州觐见使君叔的作品。诗中,皎然表达了对演上人的赞赏和祝福,将其比作禅宗六祖惠能,预示其将有不凡的修行和遭遇。诗中描绘的旅途景象,如夜坐孤月、秋行乱峰,增添了诗意的深远和禅意。结尾提及的“大师寺”和“白莲池”,更是寄托了对演上人寻访高僧、精进修行的美好愿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情谊和对禅宗修行的向往。

皎然
皎然,生卒年不详,湖州人,俗姓谢,字清昼,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后代,是唐代最有名的诗僧、茶僧。南朝谢灵运十世孙。活动于大历、贞元年间,有诗名。他的《诗式》为当时诗格一类作品中较有价值的一部。其诗清丽闲淡,多为赠答送别、山水游赏之作。在《全唐诗》编其诗为815·821共7卷,他为后人留下了470首诗篇,在文学、佛学、茶学等许多方面有深厚造诣,堪称一代宗师。
► 485篇诗文
皎然的其他作品
- 《 奉和陆中丞使君长源寒食日作 》 —— [ 唐 ] 皎然
- 《 奉酬袁使君送陆灞却回期道寺院 》 —— [ 唐 ] 皎然
- 《 渡前溪 》 —— [ 唐 ] 皎然
- 《 裴端公使君清席赋得青桂歌送徐长史 》 —— [ 唐 ] 皎然
- 《 夏日集李司直纵溪斋 》 —— [ 唐 ] 皎然
- 《 赠和评事判官 》 —— [ 唐 ] 皎然
- 《 晦夜李侍御萼宅集招潘述汤衡海上人饮茶赋 》 —— [ 唐 ] 皎然
- 《 奉酬颜使君真卿王员外圆宿寺兼送员外使回 》 —— [ 唐 ] 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