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卢拾遗过韦

· 王维
托身侍云陛,昧旦趋华轩。 遂陪鹓鸿侣,霄汉同飞翻。 君子垂惠顾,期我于田园。 侧闻景龙际,亲降南面尊。 万乘驻山外,顺风祈一言。 高阳多夔龙,荆山积玙璠。 盛德启前烈,大贤钟后昆。 侍郎文昌宫,给事东掖垣。 谒帝俱来下,冠盖盈丘樊。 闺风首邦族,庭训延乡村。 采地包山河,树井竟川原。 岩端回绮槛,谷口开朱门。 阶下群峰首,云中瀑水源。 鸣玉满春山,列筵先朝暾。 会舞何飒沓,击钟弥朝昏。 是时阳和节,清昼犹未暄。 蔼蔼树色深,嘤嘤鸟声繁。 顾己负宿诺,延颈惭芳荪。 蹇步守穷巷,高驾难攀援。 素是独往客,脱冠情弥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托身:寄身,投身。
  • 昧旦:黎明,天未全亮时。
  • 鹓鸿:比喻有远大志向的人。
  • 霄汉:天空极高处。
  • 景龙:指唐中宗的年号。
  • 南面尊:指南面而坐的尊贵地位,古代帝王坐北朝南。
  • 万乘:指帝王。
  • 夔龙:古代传说中的动物,比喻贤才。
  • 玙璠:美玉,比喻美德或贤才。
  • 钟后昆:钟,集中;后昆,后代子孙。
  • 文昌宫:指掌管文运的星宿。
  • 东掖垣:指朝廷的东侧。
  • 丘樊:指乡村田园。
  • 闺风:指家风。
  • 庭训:指家教。
  • 川原:指河流和原野。
  • 绮槛:华丽的栏杆。
  • 朝暾:初升的太阳。
  • 飒沓:形容舞姿矫健。
  • 阳和节:指春天。
  • 蔼蔼:形容树木茂盛。
  • 嘤嘤:形容鸟鸣声。
  • 宿诺:旧时的承诺。
  • 延颈:伸长脖子,形容渴望。
  • 芳荪:香草,比喻美好的品质。
  • 蹇步:行走困难的样子。
  • 高驾:指高车,比喻高贵的地位。
  • 独往客:指隐士。
  • 脱冠:脱下官帽,指辞官。

翻译

我投身于朝廷,黎明时分便匆匆前往华美的宫殿。 与志向远大的人一同,在天空中高飞。 君子赐予我恩惠,期望我回归田园。 听说在景龙年间,皇帝亲自南面而坐,尊贵无比。 皇帝的车驾停在山外,只需一句话便能顺风传达。 高阳之地有许多贤才,荆山之中积累了美德。 盛大的德行开启了前人的功业,大贤之人集中了后代的希望。 侍郎掌管文运,给事中在朝廷东侧。 拜见皇帝时,官员们的车马充满了田园。 家风引领着家族,家教延伸至乡村。 领地包括山河,井田制度覆盖了河流和原野。 山岩上回旋着华丽的栏杆,谷口敞开着朱红的大门。 台阶下是群峰之首,云中是瀑布的源头。 春山上响起玉石般的声音,朝霞初升时宴席已设。 舞姿矫健,钟声响彻朝昏。 此时正值春暖花开,白昼尚未变得温暖。 树木茂盛,鸟鸣声繁多。 我辜负了旧时的承诺,渴望着美好的品质而感到惭愧。 我步履艰难地守在穷巷,高贵的地位难以攀援。 我本是隐士,辞官后情感更加深厚。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王维对朝廷生活的回顾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诗中,王维通过对比朝廷的繁华与田园的宁静,表达了自己对简朴生活的渴望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诗人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出对自然和谐的向往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整首诗情感真挚,展现了王维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人生观。

王维

王维

王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 3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