惆怅诗十二首

· 王涣
少卿降北子卿还,朔野离觞惨别颜。 却到茂陵唯一恸,节毛零落鬓毛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惆怅:[chóu chàng] 形容心情失落、郁闷。
  • 少卿:古代官名,此处可能指某位官员。
  • 降北:投降北方,指投降敌国。
  • 子卿:古代官名,此处可能指另一位官员。
  • 朔野:北方的荒野。
  • 离觞:离别的酒宴。
  • 惨别颜:悲伤的离别表情。
  • 茂陵:地名,位于今陕西省咸阳市,古代帝王陵墓所在地。
  • :[tòng] 极度悲伤。
  • 节毛:指头发,古代以头发象征气节。
  • 零落:脱落,凋零。
  • 鬓毛斑:鬓角的头发斑白。

翻译

少卿投降了北方,而子卿却得以归还, 在北方的荒野上,我们举杯告别,面容悲惨。 回到茂陵,我只能独自一人痛哭, 我的头发已经脱落,鬓角也斑白。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两位官员不同的命运和离别的悲伤。通过“少卿降北子卿还”的对比,突出了忠诚与背叛的主题。诗中的“朔野离觞惨别颜”生动地表现了离别时的凄凉场景。结尾的“节毛零落鬓毛斑”则通过头发的变化,象征了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沧桑,表达了诗人对忠诚与时光的无情感慨。

王涣

唐并州太原人,字群吉。昭宗大顺二年登进士第。景福元年,授校书郎。出为山南节度使徐彦若推官。次年,改长安尉,累转右补阙。彦若拜相后,荐为大明宫留守推官,迁司勋员外郎。光化三年,彦若出为清海节度使,涣复为其掌书记。次年卒。涣长于章奏,集所作为《燕南笔稿》、《西府笔稿》、《从知笔稿》,皆不传。有歌赋诔铭等五百余篇,惟存《惆怅诗》十余首,哀伤媚妩,为世传诵。 ► 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