惆怅诗十二首

· 王涣
八蚕薄絮鸳鸯绮,半夜佳期并枕眠。 钟动红娘唤归去,对人匀泪拾金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八蚕薄絮:指用八种蚕丝织成的轻薄丝织品。
  • 鸳鸯绮:绣有鸳鸯图案的华丽丝织品,象征恩爱。
  • 半夜佳期:指深夜的幽会。
  • 并枕眠:两人同床共枕而眠。
  • 钟动:钟声响起,表示时间到了。
  • 红娘:古代戏曲中帮助男女主角相会的角色,这里指女子的侍女或助手。
  • 匀泪:擦拭眼泪。
  • 金钿:金制的发饰。

翻译

用八种蚕丝织成的轻薄丝织品,上面绣着鸳鸯图案,两人在半夜的幽会中并枕而眠。钟声响起,红娘催促着归去,她对着人擦拭眼泪,拾起掉落的金制发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夜幽会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物品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情侣间的恩爱与离别的惆怅。诗中“八蚕薄絮鸳鸯绮”和“金钿”等词,不仅体现了唐代高超的纺织技艺和华美的装饰风格,也象征着情侣间深厚的情感。而“钟动红娘唤归去,对人匀泪拾金钿”则生动地描绘了离别时的不舍与哀伤,情感真挚,令人动容。

王涣

唐并州太原人,字群吉。昭宗大顺二年登进士第。景福元年,授校书郎。出为山南节度使徐彦若推官。次年,改长安尉,累转右补阙。彦若拜相后,荐为大明宫留守推官,迁司勋员外郎。光化三年,彦若出为清海节度使,涣复为其掌书记。次年卒。涣长于章奏,集所作为《燕南笔稿》、《西府笔稿》、《从知笔稿》,皆不传。有歌赋诔铭等五百余篇,惟存《惆怅诗》十余首,哀伤媚妩,为世传诵。 ► 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