惆怅诗十二首

· 王涣
谢家池馆花笼月,萧寺房廊竹飐风。 夜半酒醒凭槛立,所思多在别离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惆怅(chóu chàng):形容心情沮丧、失意。
  • 谢家池馆:指谢安的宅邸,这里泛指豪华的宅院。
  • 笼月:月光被云雾或树枝等遮挡,形成朦胧的效果。
  • 萧寺:指冷清的寺庙。
  • 房廊:连接房屋的走廊。
  • 竹飐风(zhú zhǎn fēng):风吹动竹子,使其摇曳。
  • 凭槛(píng jiàn):依靠在栏杆上。
  • 所思:所想念的。

翻译

谢家的池塘和花园在月光下显得朦胧而美丽,萧寺的走廊旁,竹子在风中轻轻摇曳。夜半时分,酒醒后我依靠在栏杆上,心中所思念的大多是在别离中的情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夜晚的静谧场景,通过对比谢家池馆的繁华与萧寺的冷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思念。诗中“笼月”和“竹飐风”的意象,增添了一种朦胧和动态的美感,使读者能感受到诗人深夜的孤寂和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整体上,诗歌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唐代诗人王涣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精湛的艺术构思。

王涣

唐并州太原人,字群吉。昭宗大顺二年登进士第。景福元年,授校书郎。出为山南节度使徐彦若推官。次年,改长安尉,累转右补阙。彦若拜相后,荐为大明宫留守推官,迁司勋员外郎。光化三年,彦若出为清海节度使,涣复为其掌书记。次年卒。涣长于章奏,集所作为《燕南笔稿》、《西府笔稿》、《从知笔稿》,皆不传。有歌赋诔铭等五百余篇,惟存《惆怅诗》十余首,哀伤媚妩,为世传诵。 ► 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