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陵别刘处士

刘生隐岳阳,心远洞庭水。 偃帆入山郭,一宿楚云里。 竹映秋馆深,月寒江风起。 烟波桂阳接,日夕数千里。 袅袅清夜猿,孤舟坐如此。 湘中有来雁,雨雪候音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偃帆:收起船帆。
  • 一宿:一夜。
  • 袅袅:形容声音悠扬不绝。
  • 湘中:指湘江流域。
  • 音旨:音信,消息。

翻译

刘生隐居在岳阳,心境远离洞庭湖的水。 收起船帆进入山城,一夜之间身处楚地的云中。 竹林映照着深邃的秋馆,月光寒冷,江风骤起。 烟波与桂阳相连,日落时分,距离数千里。 清夜中猿声悠扬,孤舟中坐着的我,感受着这一切。 湘江中有南来的雁,雨雪中等待着音信的到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刘处士隐居岳阳的生活情景,通过“心远洞庭水”表达了其超然物外的心境。诗中“偃帆入山郭,一宿楚云里”形象地描绘了刘处士的隐居环境,而“竹映秋馆深,月寒江风起”则进一步以景抒情,渲染出一种清幽孤寂的氛围。结尾的“湘中有来雁,雨雪候音旨”则寄托了对远方音信的期盼,增添了诗的意境深度。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王昌龄诗歌的独特魅力。

王昌龄

王昌龄

王昌龄,字少伯,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 ► 2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