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吟

· 郭奎
重吟《梁甫》自悲嗟,为惜流年鬓有华。 马上折残官路柳,雨中过尽野墙花。 秦原万里经图远,楚泽三湘眺望赊。 人物尚思羊叔子,岘山归骑咏清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重吟:反复吟咏。
  • 梁甫:即《梁甫吟》,古乐府楚调曲名,今所传古辞,写齐相晏婴以二桃杀三士,传为诸葛亮所作。
  • 流年:如水般流逝的光阴、年华。
  • 鬓有华:鬓发花白。
  • 折残:折断残枝。
  • 官路:官府修建的大道。
  • 野墙花:野外的墙边之花。
  • 秦原:指秦地,今陕西一带。
  • 万里经图远:形容地域辽阔。
  • 楚泽三湘:楚地的湖泊和三湘之地,泛指楚地。
  • 眺望赊:远望。
  • 羊叔子:即羊祜,西晋名将。
  • 岘山:山名,在湖北襄阳。
  • 清笳:凄清的胡笳声。

翻译

我反复吟咏着《梁甫吟》,独自悲叹,为流逝的年华和鬓角的白发感到惋惜。 在官道上骑马,折断了路旁的柳枝,雨中,野外的墙花也凋谢了。 秦地的原野辽阔无垠,楚地的湖泊和三湘之地,我远远地眺望着。 我仍然怀念着羊祜,想象着他归来的情景,在岘山上吹奏着凄清的笳声。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反复吟咏《梁甫吟》来表达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对年华老去的悲叹。诗中描绘了在官道上骑马、折柳、观花的场景,以及远眺秦原、楚泽的辽阔景象,展现了对自然和历史的深沉思考。结尾处提到羊祜和岘山,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怀念和对边塞生活的向往,凄清的笳声更是增添了诗中的哀愁氛围。

郭奎

元明间庐州府巢县人,字子章。元末从余阙治经,阙屡称之。朱元璋起江淮,奎归之,从事幕府。朱文正为大督开府南昌,命奎参其军事。后文正未得封赏,态度失常,得罪太祖,奎连累坐诛。有《望云集》。 ► 22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