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桂双喜图为监生马骥赋

· 陈琏
君不见晋谢安,十年不出居东山。一朝声华著江左,群从子弟犹芝兰。 又不见窦谏议,阴德原来真罕比。挺生五子联芳名,当时曾拟燕山桂。 崇兰丹桂时所嘉,托根多近忠良家。若非主家擅芳誉,谁问桂芳兰茁芽。 乐庵马翁诗礼裔,况复高情爱清致。芸香满室书在床,桂树当门兰绕砌。 春风淡荡日载阳,崇兰郁郁含烟光。紫茎竞秀见奇质,碧萼乍吐闻幽香。 郊墟生凉雨初霁,桂树团团实堪爱。珠葩万点粲黄金,老叶千层张翠盖。 翁兮对此心自怡,儿孙娱侍皆英姿。谢兰窦桂足堪并,和气蔼蔼充庭闱。 子能承颜奉甘旨,复喜潜心事经史。昔曾擢桂登蟾宫,又见观光游璧水。 志大宁甘安小成,尚拟对策登明廷。省亲暂尔归南海,都门祖饯皆儒英。 此行到家秋已暮,丹桂著花兰欲吐。蹁跹綵服拜翁前,喜鹊查查在庭树。 知子平生怀远图,文采烨烨珊瑚株。古人事业立可致,岂负少年勤读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声华:声誉和才华。
  • 群从:家族中的同辈兄弟。
  • 芝兰:比喻优秀的子弟。
  • 窦谏议:人名,可能指历史上的某位谏议大夫。
  • 罕比:难以比拟。
  • 燕山桂:比喻优秀的子弟。
  • 崇兰:高贵的兰花。
  • 丹桂:红色的桂花,比喻优秀的子弟。
  • 托根:比喻人的出身或根基。
  • 谢兰窦桂:分别指谢家的兰花和窦家的桂花,比喻两家都有优秀的子弟。
  • 蔼蔼:和气融融的样子。
  • 璧水:古代学校名。
  • 蹁跹:形容舞蹈的姿态。
  • 查查:形容喜鹊的叫声。
  • 烨烨:光亮的样子。
  • 珊瑚株:比喻文采出众。

翻译

你难道没听说过晋朝的谢安吗?他十年不出门,隐居在东山。一旦名声和才华在江东显赫,他的家族子弟就像芝兰一样优秀。

又比如窦谏议,他的阴德真是难以比拟。他生有五个儿子,个个都有芳名,当时人们都把他们比作燕山的桂花。

高贵的兰花和红色的桂花都是人们所喜爱的,它们多生长在忠良的家中。如果不是主家有卓越的声誉,谁会去关注桂花和兰花的芽呢?

乐庵的马翁是诗礼世家的后代,他的高雅情趣和清雅生活更是让人喜爱。他的书房里满是书香,门前种着桂树,兰花环绕着石阶。

春风和煦,阳光明媚,高贵的兰花郁郁葱葱,含着烟光。紫色的茎争奇斗艳,展现出奇异的质地,碧绿的花萼刚刚张开,散发出幽香。

郊外的凉风吹过,雨后天晴,桂树团团,实在可爱。金黄色的花朵万点璀璨,老叶千层,像是张开的翠绿伞盖。

马翁对着这样的景象心中自得,儿孙们也都英姿飒爽。谢家的兰花和窦家的桂花足以相提并论,和气融融充满了庭院。

儿子能够承颜奉旨,又喜欢潜心研究经史。他曾经在蟾宫折桂,又见过他在璧水游学。

他的志向远大,不甘心小成就,还打算对策登上明廷。他暂时回到南海省亲,都门的儒生们都来送行。

他回到家时已是秋天,丹桂花开,兰花即将吐露。他翩翩起舞,彩衣飘飘,在庭前拜见马翁,喜鹊在庭树上查查叫。

我知道他平生有远大的抱负,文采出众,像珊瑚一样光亮。他一定能实现古人的事业,不负少年时勤奋读书的时光。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谢安和窦谏议的家族荣耀,赞美了马骥家族的优秀子弟和家族的荣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芝兰、桂树、兰花等,来比喻家族子弟的优秀和家族的荣耀。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马骥未来成就的期待和对他勤奋读书的赞赏。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家族荣耀和子弟成就的赞美之情。

陈琏

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