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帅从龙邑丞擢判睢州丞先膳部公献平西夏颂于神庙得旨录送史馆

混迹风流地,清心政事堂。 仙才多薄宦,家学自名郎。 副墨邀浮峤,张琴答桂阳。 南中行略遍,高步信游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混迹:杂居在某种环境中。
  • 风流地:指繁华热闹的地方。
  • 政事堂:古代官府处理政务的地方。
  • 仙才:指才华出众的人。
  • 薄宦:指官职低微。
  • 家学:家族中传承的学问。
  • 名郎:有名望的官员。
  • 副墨:指辅助性的文书工作。
  • 浮峤:指漂浮的山峰,比喻游历四方。
  • 张琴:弹琴。
  • 桂阳:地名,今湖南桂阳县。
  • 南中:泛指南部地区。
  • 高步:高远的步伐,比喻高升。
  • 信游梁:指游历梁国,梁国在今河南一带。

翻译

在繁华热闹的地方杂居,心境却保持清静,处理政务。才华出众的人往往官职不高,但家族传承的学问使他成为有名望的官员。从事辅助性的文书工作,期待能游历四方,弹琴以回应桂阳的美景。在南方地区游历遍及,以高远的步伐,确实游历了梁国。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才华横溢的官员的生活状态和心境。诗中,“混迹风流地,清心政事堂”展现了主人公在繁华中保持清静的心态,而“仙才多薄宦,家学自名郎”则反映了其虽官职不高,但因家族学问而有名望。后几句则通过“副墨邀浮峤,张琴答桂阳”等意象,表达了主人公对游历和艺术的向往,以及在南方游历的经历,展现了其高远的志向和游历的足迹。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才华的赞美。

陈子壮

明末广东南海人,字集生,号秋涛。万历四十七年进士。授编修。天启四年典浙江乡试,发策刺魏忠贤,削籍。崇祯初起故官,累迁礼部右侍郎,以故除名归。南明弘光帝起为礼部尚书,未至,南京已陷,桂王朱由榔称帝肇庆,授为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起兵攻广州,兵败被执死。谥文忠。有《云淙集》、《练要堂稿》、《南宫集》。 ► 4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