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七年春二月九日上巡狩北京越三日至滁阳予率官吏父老郊迎二首
罕毕前驱辇路长,马随仙杖识天香。
明良喜际风云会,士庶欣瞻日月光。
羽葆龙旂纷杂遝,金舆玉略倍焜煌。
时巡今睹雍熙世,礼乐文章迈汉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罕毕:古代帝王出行时,在前面开路的仪仗队。
- 前驱:在前面引导。
- 辇路:帝王车驾行走的道路。
- 仙杖:指帝王的仪仗。
- 天香:指帝王的气息或香气。
- 明良:明智善良的人,这里指贤臣。
- 风云会:比喻君臣际遇,得志显达。
- 士庶:士人和普通百姓。
- 羽葆:用羽毛装饰的车盖。
- 龙旂:绘有龙图案的旗帜。
- 杂遝:众多而杂乱的样子。
- 金舆:帝王乘坐的华贵车辆。
- 玉略:指帝王的仪仗中的玉制器物。
- 焜煌:光辉灿烂的样子。
- 时巡:指帝王定时巡视各地。
- 雍熙世:指社会和谐繁荣的时代。
- 礼乐文章:指文化教育和礼仪制度。
翻译
仪仗队在前开路,帝王的辇道漫长,马匹随着帝王的仪仗,我能感受到天子的香气。贤臣与君王喜逢际遇,士人和百姓都欣喜地仰望着帝王的荣光。羽盖和龙旗众多而杂乱,金色的车舆和玉制的仪仗更加光辉灿烂。如今见证了帝王巡视的和谐繁荣时代,文化和礼仪制度超越了汉唐。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明代永乐年间帝王巡视的盛况,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华丽的辞藻,展现了帝王的威严和时代的繁荣。诗中“罕毕前驱辇路长”等句,以仪仗队的盛况象征帝王的尊贵,而“明良喜际风云会”则表达了君臣和谐、国家昌盛的美好愿景。整首诗充满了对帝王和时代的赞美,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文化繁荣的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