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凉逍遥楼

· 陈琏
书舍大如斗,烦暑苦郁蒸。 危阑俯长江,晚来试一凭。 披襟待明月,坐爱风泠泠。 逍遥遗俗虑,物我两忘形。 只此足清赏,何须踏层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烦暑:酷热的夏天。
  • 郁蒸:闷热。
  • 危阑:高高的栏杆。
  • 披襟:敞开衣襟。
  • 泠泠:清凉的样子。
  • 遗俗虑:忘却世俗的忧虑。
  • 物我两忘形:物我两忘,指忘却自我与外物的界限。

翻译

我的书房虽小如斗,但酷热的夏天却让人感到闷热难耐。 站在高高的栏杆上俯瞰长江,晚上试着靠一靠。 敞开衣襟等待明月的出现,坐着享受清凉的风。 逍遥自在地忘却世俗的忧虑,物我两忘,形神俱忘。 只要这样就足以清赏,何必去踏那层层的冰呢。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在炎热的夏日里,诗人通过纳凉来寻求心灵上的宁静与超脱。诗中,“烦暑”与“郁蒸”表达了夏日的酷热,而“危阑俯长江”则展现了诗人高远的视野。后几句通过“披襟待明月”和“坐爱风泠泠”传达了诗人对清凉的向往,以及通过纳凉来忘却世俗烦恼的愿望。最后,“物我两忘形”和“只此足清赏”则体现了诗人对超脱物我、追求心灵自由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清凉与自由的渴望。

陈琏

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