皆山轩为吴公太仆赋

· 陈琏
淮西列郡数环滁,密迩京畿接帝都。 此地千年留胜槩,好山四面自盘纡。 鸾翔凤翥形偏异,扆列屏张势不孤。 雨过惊看青崒嵂,云开或见翠模糊。 醒心丰乐名犹在,同醉怀嵩迹已芜。 空睹故基俱寂寞,不知芳草几荣枯。 醉翁去后谁堪继,太仆才高足并驱。 近筑小轩新景界,重开胜地好规模。 峰峦面面呈圭璧,云气时时作画图。 幽谷辟来成别墅,酝泉引得近行厨。 当窗树色团如幄,绕屋松声响似竽。 碧沼养鱼俱锦鲤,平郊放马总龙驹。 牙签宝轴盈髹几,翠管银筝送玉壶。 花气入帘香雾重,竹光浮簟浪纹粗。 烟岚满眼何曾歇,泉石清心只自娱。 终日逢迎无俗侣,常时谈笑集鸿儒。 好将绿野平泉比,莫作商颜谷口呼。 翰苑诸公频赋咏,新诗满卷粲骊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环滁:环绕滁州。
  • 密迩:靠近,紧邻。
  • 京畿:国都及其附近的地区。
  • 胜槩:胜景,美景。
  • 盘纡:盘绕曲折。
  • 鸾翔凤翥:形容山势如凤凰飞翔,鸾鸟翱翔。
  • 扆列屏张:形容山峰排列如屏风展开。
  • 崒嵂:高耸的样子。
  • 翠模糊:翠色朦胧。
  • 醒心丰乐:指醒心亭和丰乐亭,滁州的名胜。
  • 怀嵩:怀念嵩山。
  • 圭璧:古代玉器,此形容山峰如玉。
  • 酝泉:泉水名。
  • 行厨:随行的厨房。
  • 牙签宝轴:形容书籍精美。
  • 髹几:漆几,精美的家具。
  • 翠管银筝:指乐器。
  • 玉壶:精美的酒器。
  • 簟:竹席。
  • 鸿儒:大儒,博学之士。
  • 绿野平泉:指美好的自然景色。
  • 商颜谷口:地名,此指偏远之地。
  • 翰苑:翰林院,此指文人聚集之地。
  • 粲骊珠:形容诗文华美如珠。

翻译

淮西的许多郡县环绕着滁州,紧邻着京城及其附近地区。这里千年来留下了美丽的景色,四周的山峦自然地盘绕曲折。山势如凤凰飞翔,鸾鸟翱翔,形态各异,山峰排列如屏风展开,气势不孤单。雨后惊见山峰高耸,云开时或见翠色朦胧。醒心亭和丰乐亭的名字依旧,但怀嵩的踪迹已荒芜。空留故基,寂寞无人,不知芳草经历了多少荣枯。醉翁离去后,谁能继承他的位置,太仆的才华足以与之并驾齐驱。最近新建的小轩开辟了新的景界,重新开启了这片胜地的美好规模。峰峦如玉,云气时常如画。幽谷开辟成了别墅,引来了酝泉,近在行厨。窗前树色团团如帐,屋旁松声响如竽。碧池中养的鱼都是锦鲤,平郊放的马都是龙驹。书籍精美,乐器送酒。花香入帘,竹影浮席。烟岚满眼,泉石清心。终日接待的都是不俗的伴侣,常时谈笑的都是博学之士。将这里比作绿野平泉,不要当作偏远的商颜谷口。翰林院的诸公频频赋诗,新诗满卷,华美如珠。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淮西滁州的自然美景和人文气息,通过对山川、建筑、植物、动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如“鸾翔凤翥”、“扆列屏张”等,增强了诗歌的视觉效果和艺术感染力。同时,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提及和对现实景象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明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学才华。

陈琏

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