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磬 (qìng):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石制成,可悬挂。
- 帆间:帆船之间。
- 浦 (pǔ):水边或河流入海的地方。
- 山骨:山的轮廓或山脊。
- 草意:草的颜色或状态。
- 花情:花的颜色或状态。
- 石泉:山石间的泉水。
- 掬 (jū):用手捧取。
- 青虹:指彩虹,也比喻美丽的景象。
翻译
寺院的钟声在帆船间回荡,渔民在岸边烹饪,炊烟袅袅。 夕阳映照在山脊之外,漫长的旅途伴随着鸟儿的鸣叫。 草色随着水波泛绿,花的色彩在傍晚时分显得格外红艳。 石间的泉水清澈得可以捧起来喝,先饮者仿佛能看到美丽的彩虹。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江边傍晚的宁静景象。通过“寺磬帆间落”和“鱼炊浦上通”,诗人巧妙地将寺院的钟声与渔民的生活场景结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氛围。夕阳、长路、鸟声、草色、花情,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最后,“石泉清可掬,先饮有青虹”不仅赞美了自然的清新与美丽,也隐喻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和细腻情感。
郭辅畿
郭辅畿,原名京芳,字咨曙。大埔人。明思宗崇祯十五年(一六四二)举人。有《洗砚堂文集》、《秋驾草》、《楚音集》、《菱青集》、《金樯集》、《闺怨诗百首》、《饮兰纪呓》等。民国《新修大埔县志》卷一九有传。
► 159篇诗文
郭辅畿的其他作品
- 《 闺怨一百首次孙西庵原韵 》 —— [ 明 ] 郭辅畿
- 《 闺怨一百首次孙西庵原韵 》 —— [ 明 ] 郭辅畿
- 《 闺怨一百首次孙西庵原韵 》 —— [ 明 ] 郭辅畿
- 《 闺怨一百首次孙西庵原韵 》 —— [ 明 ] 郭辅畿
- 《 南澳辞郎州 》 —— [ 明 ] 郭辅畿
- 《 闺怨一百首次孙西庵原韵 》 —— [ 明 ] 郭辅畿
- 《 闺怨一百首次孙西庵原韵 》 —— [ 明 ] 郭辅畿
- 《 闺怨一百首次孙西庵原韵 》 —— [ 明 ] 郭辅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