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宿六合县僧寺

鸣驺入古寺,借榻近高僧。 欲听三乘法,因传五夜灯。 茶烟浮竹暗,花雨向阶凝。 犹自牵尘鞅,皈依惜未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鸣驺(míng zōu):古代官员出行时,随从在前鸣锣开道的马队。
  • 三乘:佛教术语,指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代表佛教修行的三种层次。
  • 五夜灯:指佛教寺庙中,夜晚点亮的灯火,象征佛法的光明。
  • 尘鞅:比喻世俗的束缚。
  • 皈依:佛教术语,指信仰佛教,成为佛教徒的仪式。

翻译

马队鸣锣进入古老的寺庙,我借宿在一位高僧的近旁。 想要聆听深奥的三乘佛法,于是传来了夜晚的灯火。 茶香与烟雾在竹林中弥漫,花瓣如雨般凝结在台阶上。 我仍然被世俗的束缚所牵绊,虽然渴望皈依,却还未能实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六合县僧寺夜宿的情景,通过“鸣驺入古寺”和“借榻近高僧”展现了诗人对佛教的向往和尊重。诗中“欲听三乘法,因传五夜灯”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渴望和对寺庙夜晚静谧氛围的感受。后两句“茶烟浮竹暗,花雨向阶凝”则通过细腻的意象描绘了寺庙的幽静之美。最后,“犹自牵尘鞅,皈依惜未能”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既向往佛门的清净,又难以摆脱世俗的羁绊,表达了一种深沉的宗教情感和对世俗生活的反思。

郭谏臣

郭谏臣

明苏州府长洲人,字子忠,号方泉,更号鲲溟。嘉靖四十一年进士,授袁州司理。严世蕃在家乡分宜贪得无厌,往往假督抚之势强行索取,谏臣不阿不惧以处之。后内迁吏部主事。隆庆初屡陈时政,多所持正。官终江西参政。所作诗婉约清雅,有《郭鲲溟集》。 ► 6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