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致仕尚书严公震直所藏苏东坡墨竹
坡仙写竹称第一,往往人间见真迹。
金钗折股锥画沙,妙笔当年信无匹。
此图寻常位置工,露叶云梢分淡浓。
高堂香清白昼静,似觉满座生秋风。
我昔乘槎渡江水,行遍潇湘五千里。
黄陵庙前秋雨寒,九疑山头暮烟紫。
苍梧刺天云茫茫,上有绿竹参天长。
云中紫实已应结,便欲因之邀凤凰。
别来陡觉星霜换,每忆旧游生浩叹。
今朝客里重披图,空对亭亭霜雪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坡仙:指苏轼,因其才情出众,被尊称为“坡仙”。
- 金钗折股锥画沙:形容笔力强劲,如同金钗折断,锥子划过沙地。
- 锥画沙:形容书法笔力强劲,犹如锥子划过沙地。
- 露叶云梢:形容画中竹叶和竹梢的形态,如同露水和云彩。
- 香清:指画中的竹子散发出清新的香气。
- 乘槎:乘坐小船。
- 潇湘:指湖南的潇水和湘水,泛指湖南地区。
- 黄陵庙:位于湖南岳阳,传说中舜帝的陵墓。
- 九疑山:位于湖南,传说中舜帝的葬地。
- 苍梧:指广西一带,古称苍梧。
- 紫实:指竹子结的紫色果实。
- 亭亭:形容竹子挺拔。
- 霜雪干:形容竹子在霜雪中依然挺立。
翻译
苏轼画竹堪称第一,他的真迹常在人间可见。笔力强劲如同金钗折断,锥子划过沙地,当年的妙笔确实无与伦比。这幅画中的竹子位置安排得当,竹叶和竹梢的淡浓相间,如同露水和云彩。高堂中画香清新,白昼静谧,仿佛满座都生起了秋风。
我曾乘小船渡过江水,行走遍了潇湘五千里。黄陵庙前秋雨寒凉,九疑山头暮烟紫。苍梧之地天空云雾茫茫,上面有绿竹参天高耸。云中的紫色果实已经结出,便想借此邀请凤凰。
别后陡然觉得时光变换,每每回忆起旧游便生出浩叹。今天在客中再次展开这幅画,空对着那亭亭玉立的霜雪中的竹干。
赏析
这首诗赞美了苏轼的墨竹画技艺,通过对其画作的描述,展现了苏轼笔下的竹子生动逼真,仿佛能感受到画中的清新香气和秋风。诗中还融入了作者自己的旅行经历和对旧游的怀念,通过对比现实与回忆,表达了对苏轼画作的敬仰和对往昔时光的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艺术和生活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