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子卿:苏武的字。
- 单于国:古代匈奴的首领称为单于,这里指匈奴。
- 牧羝羊:放牧公羊。羝(dī),公羊。
- 春屡过:春天多次来临。
- 冰泮:冰开始融化。泮(pàn)。
- 龙沙:古代指我国西部和西北部的沙漠地区。
- 汉节:汉朝的使节,这里指苏武持节出使。
- 太史:古代官名,负责记载史事和编写史书。
- 论功:评定功绩。
- 封侯:封为侯爵,古代的一种高官爵位。
翻译
苏武远赴匈奴国出使,放牧公羊长达十九个春秋。 塞外的草儿随着春天屡次生长,沼泽中的冰开始融化,水流交织。 在遥远的沙漠别去后,梦中仍劳心牵挂,持着汉朝的使节归来时,头发已斑白。 太史评定他的功绩,真是无愧于心,当时何必计较是否封侯呢。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苏武在匈奴的艰苦岁月和忠诚不渝的精神。通过“牧羝羊十九秋”、“汉节持归已白头”等句,生动展现了苏武的坚韧和忠诚。诗中“塞上草生春屡过,泽中冰泮水交流”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隐喻了苏武内心的希望与坚持。最后两句“太史论功真不愧,当时何必计封侯”更是对苏武高尚品质的赞颂,表达了对其不图名利、忠于国家的崇高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