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江天阁漫兴三首

扬子桥横落日明,瓜洲天白晚潮生。 海云忽到金山寺,江气遥吞铁瓮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扬子桥:位于今江苏省扬州市,是古代扬州的重要桥梁。
  • 瓜洲:位于今江苏省扬州市南,长江北岸,与镇江相对。
  • 海云:指远处海面上升起的云雾。
  • 金山寺:位于今江苏省镇江市金山上,是一座著名的佛教寺庙。
  • 铁瓮城:古代镇江的别称,因其城墙坚固如铁瓮而得名。

翻译

扬子桥上,夕阳的余晖洒满江面,显得格外明亮。 瓜洲的天空白茫茫一片,晚潮正在悄然上涨。 忽然间,海上的云雾飘到了金山寺上方, 远处的江气似乎要吞没那坚固如铁瓮的镇江城。

赏析

这首作品以扬子桥和瓜洲为背景,描绘了夕阳、晚潮、海云和江气等自然景象,通过“扬子桥横落日明”和“瓜洲天白晚潮生”的对比,展现了江景的壮阔与变幻。后两句“海云忽到金山寺,江气遥吞铁瓮城”则巧妙地运用拟人手法,将海云和江气赋予了生命力,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和富有动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家乡的深情。

王叔承

明苏州府吴江人,初名光胤,以字行,更字承父,晚又更字子幻,复名灵岳,自号昆仑山人。少孤。不学八股文应举。家贫,为赘婿,被妇翁逐出,携妇归家,贫益甚。入都,作客于大学士李春芳家。春芳有所撰述,觅之,往往卧酒楼,欠伸不肯应。与王锡爵为布衣交。三王并封议起,叔英遗书数千言,谓当引大义,以去就力争。曾纵游吴越闽楚及塞上各地。其诗极为王世贞兄弟所称。卒于万历中,年六十五。有《吴越游编》、《楚游编》、《岳游编》等。 ► 15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