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望三髻山

云锁三峰霁未开,空馀三髻象三台。 舆人遥望遥相语,昨日亲曾云里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三髻山:山名,具体位置不详,但从诗中可以推测其山形似三个髻(发髻)。
  • :(jì) 雨后或雪后转晴。
  • 三台:古代天文学中的星名,象征着高贵和权力。
  • 舆人:(yú rén) 古代指驾车的人,这里可能指行人或当地居民。

翻译

云雾缭绕,三峰山雨后初晴,山形宛如三个发髻,仿佛象征着天上的三台星。 行人远远望着,互相交谈,他们说昨天还亲自在云雾缭绕的山中行走。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雨后初晴的三髻山,通过比喻将山峰比作发髻和三台星,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山的高耸与神秘。诗中“云锁三峰”一句,既表现了山的高峻,又增添了神秘感。后两句通过行人的对话,间接表达了山的壮丽和行人的亲身感受,使读者仿佛也能感受到山中的云雾和行人的惊叹。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遐想的空间。

叶春及

明浙江归安人,字化甫。隆庆初由乡举授教谕,上书陈时政三万余言,都人传诵。后迁惠安知县,寻引归。后以荐为郧阳同知,入为户部郎中卒。工诗文,有《石洞集》。 ► 3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