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谢惕斋先生六十

子綦隐郭南,嘘嘘向天云。 先生隐郭北,兀兀穷朝暾。 南北岂有择,今古焉足论。 先生孕元气,妙契无始门。 艮背不见己,励志故绝人。 即今六旬周,履此初度辰。 乾坤一气运,旁薄大无垠。 大挠何劈划,坐使干支分。 一元十二会,运世如次鳞。 辟如一岁内,无夏亦无春。 辟如一日内,无丑亦无寅。 始终而终始,阖辟而浑沦。 此言如不信,请问庖牺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子綦(zǐ qí):人名,可能指某位古代贤人或隐士。
  • 嘘嘘(xū xū):形容呼吸声或风声。
  • 兀兀(wù wù):形容孤独、静止的样子。
  • 朝暾(zhāo tūn):早晨的阳光。
  • 妙契(miào qì):精妙的契合。
  • 无始门(wú shǐ mén):指宇宙或生命的起源,无始无终的状态。
  • 艮背(gèn bèi):《易经》中的卦象,象征静止和内省。
  • 初度辰(chū dù chén):指六十岁的生日。
  • 乾坤(qián kūn):指天地,宇宙。
  • 大挠(dà náo):古代传说中的人物,据说发明了干支纪年法。
  • 大无垠(dà wú yín):形容非常广阔,无边无际。
  • 大挠何劈划(dà náo hé pī huà):指大挠如何划分时间。
  • 干支(gān zhī):中国古代的一种纪年法,由天干和地支组成。
  • 运世(yùn shì):指时间的流转和世代的更迭。
  • 次鳞(cì lín):像鱼鳞一样排列有序。
  • 庖牺君(páo xī jūn):即伏羲,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帝王,据说他发明了八卦。

翻译

子綦隐居在城郭的南边,呼吸着向天的云气。 先生隐居在城郭的北边,孤独地迎接着早晨的阳光。 南北方向难道有所选择,现在和古代又有什么可比较的呢? 先生孕育着宇宙的元气,精妙地契合了无始无终的宇宙之门。 他静止内省,不显露自己,通过坚定的意志超越常人。 如今他已经六十岁,迎来了这个重要的生日。 天地间元气运转,广阔无边。 大挠是如何划分时间的,使得干支得以区分。 一元分为十二会,时间的流转如同鱼鳞般有序。 就像一年之中,没有夏天也没有春天。 就像一天之内,没有丑时也没有寅时。 始终循环,开合浑然一体。 如果这些话你不相信,那就去问伏羲吧。

赏析

这首诗以隐士的生活为背景,通过对比子綦和先生的隐居生活,表达了对于宇宙和时间的深刻思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比喻,如“嘘嘘向天云”、“兀兀穷朝暾”等,描绘了隐士超脱世俗、与天地合一的精神境界。同时,通过对干支、运世等概念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于时间流转和宇宙秩序的哲学理解。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明代诗歌的哲理性和艺术性。

叶春及

明浙江归安人,字化甫。隆庆初由乡举授教谕,上书陈时政三万余言,都人传诵。后迁惠安知县,寻引归。后以荐为郧阳同知,入为户部郎中卒。工诗文,有《石洞集》。 ► 3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