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大司马刘公晋御史大夫赴南都
五岭何崔巍,三水流汤汤。
我公肃明诏,脂车戒舟航。
楼船邃以广,宛若飞龙翔。
鸣钲击鼍鼓,嘈嘈水中央。
组练丽且明,旌旆俨成行。
舳舻亘千里,岂曰江路长。
轻云承庐室,清风翼帆樯。
瞻望邈难及,改辙登高冈。
马上笳吹声,铙歌互相望。
横海不足云,伏波讵能方。
四牡向北驰,行行至故乡。
置酒朱陵台,张乐洞庭傍。
日出照桑梓,灼灼有辉光。
为谢父与兄,简书不可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五岭:指中国南方的五座大山,即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
- 崔巍:形容山势高大险峻。
- 三水:指广东省内的三条主要河流,即珠江、北江、西江。
- 汤汤:形容水流浩大。
- 脂车:指准备车辆,准备出发。
- 舟航:指船只。
- 楼船:古代大型战船。
- 邃:深远。
- 鸣钲:古代军中用以指挥进退的铜制乐器。
- 击鼍鼓:敲打鼍皮制成的鼓。
- 嘈嘈:形容声音嘈杂。
- 组练:指士兵的队列。
- 丽且明:美丽而整齐。
- 旌旆:旗帜。
- 舳舻:指船只。
- 亘:横贯。
- 帆樯:船帆和桅杆。
- 笳吹声:古代军中乐器笳的声音。
- 铙歌:古代军中乐器铙的声音。
- 横海:指渡海。
- 伏波:指古代名将马援,因其曾任伏波将军。
- 四牡:指四匹马。
- 朱陵台: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洞庭:指洞庭湖,位于湖南省。
- 桑梓:指故乡。
- 灼灼:形容光亮鲜明。
- 简书:指文书,这里指使命或任务。
翻译
五岭山脉多么高大险峻,三水河流浩浩荡荡。我公(刘公)严肃地接受明诏,准备车辆和船只。楼船既深且广,宛如飞龙在天。鸣响钲声,敲打鼍鼓,声音在水中央嘈杂。士兵队列美丽而整齐,旗帜成行。船只横贯千里,江路虽长又何妨。轻云承载着庐室,清风伴随着帆樯。远望难以企及,改变路径登上高冈。马上的笳声,铙歌相互呼应。渡海不足以言,伏波将军又怎能相比。四匹马向北奔驰,行行至故乡。在朱陵台设酒,洞庭湖旁张乐。日出照亮故乡,光亮鲜明。向父兄告别,使命不可忘。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刘公赴南都的壮丽场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行军的盛况和刘公的威严。诗中“五岭何崔巍,三水流汤汤”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地理环境的雄伟,为刘公的出行营造了宏大的背景。后文通过细腻的描写,如“楼船邃以广,宛若飞龙翔”等,展现了行军的壮观和刘公的英姿。整首诗语言华丽,意境开阔,表达了诗人对刘公的敬仰和对使命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