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马黄
君马黄,我马白,二马同嘶出南陌。
南陌东阡夹渭桥,马行平地似青霄。
羁金络月人皆羡,振玉鸣珂意自骄。
朝出相随暮相逐,可怜人马皆如玉。
如何与君生别离,君马东行我马西。
欲知后夜长鸣处,羞对驽骀一万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嘶(sī):马叫声。
- 陌(mò):田间的小路。
- 阡(qiān):田间南北向的小路。
- 渭桥:古代桥梁名,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北渭水上。
- 青霄:高空,比喻道路平坦如天空。
- 羁金络月:形容马具华丽,金色的马络头和月形的装饰。
- 振玉鸣珂:马行走时,身上的玉饰发出声响,珂是马勒上的装饰物。
- 鸣珂:马勒上的玉制装饰,行走时发出声响。
- 相随:跟随,伴随。
- 相逐:追逐,跟随。
- 如玉:比喻人马都显得高贵、纯洁。
- 驽骀(nú tái):劣马,比喻平庸无能。
翻译
你的马是黄色的,我的马是白色的,两匹马一同在南边的小路上嘶鸣。 小路东边是渭水桥,马儿在平坦的道路上行走,仿佛走在青天之上。 马具华丽,人们都羡慕,马身上的玉饰发出声响,显得非常骄傲。 早上一起出门,晚上一起追逐,可爱的人和马都像玉一样纯洁。 为何我们要分别呢?你的马向东行,我的马向西走。 想知道将来夜晚马儿长鸣的地方,我羞于面对那成千上万的劣马。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两匹马的不同颜色和共同行走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分别的无奈。诗中“君马黄,我马白”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而“二马同嘶出南陌”则展现了马儿之间的亲密无间。后文通过对马具和马行走声的描写,进一步以马喻人,展现了人与马的高贵气质。结尾的“君马东行我马西”和“羞对驽骀一万蹄”则深刻表达了诗人对分别的痛苦和对平庸生活的厌恶。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离别的深深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