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酾酒(shāi jiǔ):斟酒。
- 洗兵:指停止战争。
- 帆影:船帆的影子。
- 霓旌(ní jīng):彩色的旗帜。
- 萑苻(huán fú):古代指芦苇丛生的水泽,多用于比喻险恶之地。
- 鸣镝(míng dí):响箭,古代用于传递信号。
- 欸乃(ǎi nǎi):船夫划船时的号子声。
- 青野:绿色的田野。
- 桑麻:桑树和麻,泛指农作物。
翻译
春风吹拂,百里大河清澈见底,斟酒面对流水,仿佛要洗去战争的尘埃。 船帆的影子低垂,迷失在野渡之中,浪花高高溅起,如同彩旗飘扬。 登上船只,气势夺人,仿佛能驱散险恶之地的阴霾,响箭的声音与船夫的号子声交织。 绿色的田野上,尘土平静,烟火稀少,踏遍桑麻之地,谈论着天气的阴晴。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春风和煦、大河清澈的和平景象,通过“酾酒临流欲洗兵”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诗中“帆影低垂迷野渡,浪花高溅射霓旌”以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河上的景色,而“登舟气夺萑苻魄,鸣镝音连欸乃声”则巧妙地结合了战争与和平的元素,展现了从战争到和平的转变。结尾的“青野尘恬烟火寂,桑麻踏遍话阴晴”则进一步以田园风光和农人的日常生活,来象征和平时代的美好与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