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日游新城观音祠
一百六日春正浓,江村片水桃花通。
兰桡双飞柳底灭,船头细草摇轻红。
女郎祠前美人集,骄春粉黛花神泣。
小姑倚嫂姊将妹,佛香惹袖朝云湿。
竞舍金钗铸善财,笑打流莺映花立。
等闲倾尽吴儿国,玉骢仿佛酒无色。
百年日日宜清明,昨日无端送寒食。
眼前色界非非天,烟花梦断空遗钿。
青原寡妇哭何事,日暮东风吹纸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一百六日:指农历三月十六日,即清明前一天。
- 兰桡:古代指用兰木制成的船桨,这里泛指船桨。
- 骄春:指春光灿烂,春意盎然。
- 粉黛:古代妇女化妆用的白粉和青黑色的颜料,这里指美女。
- 朝云:早晨的云雾,这里指香火烟雾。
- 善财:佛教中的财神,这里指供奉的财神像。
- 吴儿国:指吴地,即今江苏一带。
- 色界:佛教用语,指物质世界。
- 非非天:佛教用语,指非想非非想处天,是佛教中的一种禅定境界。
- 遗钿:遗失的钗饰,这里指遗失的财物。
- 青原:地名,在今江西省。
- 纸钱:祭祀时用来焚烧的纸制钱币。
翻译
农历三月十六日,春天的气息正浓,江边的村庄与桃花相映成趣。两支兰木船桨在柳树下轻轻划动,船头的细草在微风中摇曳着淡淡的红色。观音祠前聚集了许多美丽的女子,春光灿烂中,她们如同花神般哭泣。小姑娘依偎在嫂嫂和姐姐妹妹之间,香火烟雾沾湿了她们的衣袖。她们争相舍弃金钗来铸造善财像,笑着拍打流莺,映衬着花儿站立。就这样轻易地耗尽了吴地的财富,连玉骢马都仿佛失去了酒色。百年间每天都适合清明,昨天却无端地送走了寒食。眼前的物质世界仿佛是非非天,烟花的梦境中断,只留下遗失的钗饰。青原的寡妇为何哭泣,日暮时分,东风吹拂着纸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清明时节江村的美景和观音祠前的热闹场景,通过女子的活动和情感,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哀愁。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如“兰桡双飞柳底灭”、“船头细草摇轻红”等,生动地勾勒出一幅春日江村的画卷。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物质世界的虚幻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如“眼前色界非非天”、“烟花梦断空遗钿”等句,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深刻认识。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