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丽 · 别恨
悄年华,偏是流光难掷。梦回时、分明眼底,离亭杨柳初折。浑相忘、金微路远,与扳留、青组珠勒。天涯何处,漫生芳草,归来珍重怕逢啼。鴂重思、省元来是,梦生死关河。隔今生,永迢迢良,夜如何拚。
得祗当、年华镫影,里鸳鸯绣带轻。拆怨落、花浪随流,水消尽、西园旧春。色孤馆黄,昏雨丝云,片苍苔满地无人。迹问青、天何意留,住孤鸾只教。空辜负,当年无限,山海恩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悄 (qiǎo):悄悄的,无声无息。
- 流光:指时间,光阴。
- 离亭:古代送别的地方。
- 杨柳初折:折柳是古代送别时的习俗,表示离别。
- 金微路远:指远方的道路。
- 青组珠勒:青色的丝带和珠子装饰的马勒,这里可能指代远行的装备。
- 啼鴂 (tí jué):杜鹃鸟,其啼声常被用来象征离别或思念。
- 关河:关隘和河流,泛指边疆。
- 永迢迢:永远遥远。
- 拚 (pàn):舍弃,不顾。
- 祗 (zhǐ):仅仅,只是。
- 绣带轻拆:轻轻解开绣花的带子,这里可能指分离的情景。
- 西园:指旧时的园林,这里可能指回忆中的美好地方。
- 孤馆:孤独的旅馆。
- 雨丝云片:细雨和云雾,形容天气阴沉。
- 孤鸾:孤独的凤凰,比喻孤独的人。
- 山海恩德:深厚的恩情。
翻译
岁月悄然流逝,偏偏是这光阴难以留住。梦醒时分,眼前分明是离别的亭子,杨柳刚被折下。完全忘记了,远方的金微路有多么遥远,只想着留下,青色的丝带和珠子装饰的马勒。天涯何处,芳草无边,归来时珍惜重逢,却又害怕遇到杜鹃的啼叫。再次思索,原来这一切都是梦,生死隔绝了关河。今生,永远遥远的良夜,如何能舍弃。
只能在灯影中,轻轻解开绣花的带子,感叹落花随流水而去,西园的旧日春色已消逝。孤独的旅馆在黄昏中,雨丝和云片,苍苔满地无人迹。问青天何意,留住孤独的凤凰,只让它空自辜负了当年无限的恩情。
赏析
这首作品深情地表达了离别的哀愁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诗中通过“离亭杨柳初折”等意象,生动地描绘了离别的场景,而“梦回时、分明眼底”则巧妙地引入了梦境与现实的交织,增强了情感的深度。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对“孤馆”、“雨丝云片”等景象的描写,进一步抒发了孤独和无奈的情绪,最终以“孤鸾只教空辜负”作为结尾,表达了对过往恩情的无限怀念和无法挽回的遗憾。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离别和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悟。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阳人,中年一度改名壶,字而农,号姜斋、夕堂、一瓢道人、双髻外史。明崇祯十五年举人。南明永历时任行人司行人。旋归居衡阳石船山。永历政权覆灭后,曾匿居瑶人山区,后在石船山筑土室名观生居,闭门著书。自署船山病叟,学者称船山先生。吴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终其身不剃发。治学范围极广,于经、史、诸子、天文、历法、文学无所不通,有《正蒙注》、《黄书》、《噩梦》、《读通鉴论》、《姜斋诗话》等。《船山遗书》至道光间始刻,同治间始有全书,后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
王夫之的其他作品
- 《 念奴娇 · 松影 》 —— [ 明 ] 王夫之
- 《 拟阮步兵咏怀二十四首 其十二 》 —— [ 明 ] 王夫之
- 《 正落花诗十首 》 —— [ 明 ] 王夫之
- 《 哭欧阳三弟叔敬沈湘六首 》 —— [ 明 ] 王夫之
- 《 杂诗 》 —— [ 明 ] 王夫之
- 《 和一峰虚中是神主五首 》 —— [ 明 ] 王夫之
- 《 春初雨歇省家兄长夏庵□□□□□中惘然有作 》 —— [ 明 ] 王夫之
- 《 阮郎归 · 本意二首 》 —— [ 明 ] 王夫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