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 · 初夏
颗颗梅珠,条条菖叶,不须更怨春归。垂杨风软,练鹊一双飞。自爱芳塘素影,与波光、上下争晖。閒日永,新来病浅,相赏莫相违。
当年还似此,年华虽老,不道今非。问灵均,去后谁剪荷衣。日暮轻云凝绿,遥天回、笑揖湘妃。还应有,芙蓉出水,妆点钓鱼矶。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梅珠:指梅子,因其形状小巧如珠,故称。
- 菖叶:菖蒲的叶子,菖蒲是一种水生植物,叶子狭长。
- 练鹊:一种鸟名,此处指鹊鸟。
- 芳塘:芬芳的池塘。
- 新来病浅:指近来身体状况好转,病痛减轻。
- 灵均:指屈原,屈原字灵均。
- 荷衣:用荷叶制成的衣服,古代传说中神仙或隐士的服饰。
- 湘妃:传说中的湘水女神,舜帝的妃子娥皇和女英。
- 芙蓉出水:形容荷花从水中绽放的美丽景象。
- 钓鱼矶:可供垂钓的岩石或岸边。
翻译
梅子颗颗如珠,菖蒲叶条条翠绿,不必再怨春已逝。垂柳轻摇,风儿柔软,一对鹊鸟飞翔。我自爱那芳香的池塘,我的倒影与波光争辉。悠长的日子,近来病痛减少,尽情欣赏这美景,不要错过。
当年我也如此,岁月虽老,却非今非昔比。问屈原,你离去后,谁来裁剪那荷叶衣裳。日暮时分,轻云凝绿,遥望天际,我向湘妃微笑作揖。还有那芙蓉从水中绽放,点缀着钓鱼的岩石。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初夏的景致,通过梅子、菖蒲、垂柳等自然元素,展现了生机勃勃的夏日风光。诗中“不须更怨春归”一句,表达了对春去夏来的豁达态度。后文通过对屈原和湘妃的提及,增添了诗意的深远和文化的厚重。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清新,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阳人,中年一度改名壶,字而农,号姜斋、夕堂、一瓢道人、双髻外史。明崇祯十五年举人。南明永历时任行人司行人。旋归居衡阳石船山。永历政权覆灭后,曾匿居瑶人山区,后在石船山筑土室名观生居,闭门著书。自署船山病叟,学者称船山先生。吴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终其身不剃发。治学范围极广,于经、史、诸子、天文、历法、文学无所不通,有《正蒙注》、《黄书》、《噩梦》、《读通鉴论》、《姜斋诗话》等。《船山遗书》至道光间始刻,同治间始有全书,后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
王夫之的其他作品
- 《 鹧鸪天 刘思肯画史为余写小像虽不尽肖聊为题之 》 —— [ 明 ] 王夫之
- 《 刘若启为余兄弟排难已招泛虎塘叙其家乘会当六帙帨辰欢宴之下遂允贶室子敔儿 》 —— [ 明 ] 王夫之
- 《 从子敉遘闵以后与予共命而活者七年顷予窜身猺中不自以必生为谋敉因留侍伯兄时序未改避伏失据掠骑集其四维方间道往迎已罹鞠凶矣悲激之下时有哀吟草遽佚落仅存绝句四首 其三 》 —— [ 明 ] 王夫之
- 《 鹧鸪天 藤蓑词○藤蓑白沙隐服五首其二 》 —— [ 明 ] 王夫之
- 《 题彭然石舠壁 》 —— [ 明 ] 王夫之
- 《 晓同叔直出寺拂读朱菊水所携谭友夏岳记 》 —— [ 明 ] 王夫之
- 《 读易赠熊体贞孙倩 》 —— [ 明 ] 王夫之
- 《 忆王孙 · 蜂投窗纸掇遣飞去戏祝之寓意 》 —— [ 明 ] 王夫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