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近 · 残梅
有馀香,无别意,难向东风说。前夜朦胧,一晌邀霜月。元来却上柳梢,平沈碧海,拚不管、幽芳凄绝。
情无歇,苦禁断雨斜阳,望寻香冻蝶。漫无消息,归燕空饶舌。便判取艳坠珠楼,烟飞紫玉,也难待、杜鹃啼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朦胧(méng lóng):形容景象模糊不清。
- 一晌(yī shǎng):一会儿,短暂的时间。
- 邀霜月:邀请寒冷的月光,形容夜晚的寒冷和月光的清冷。
- 元来:原来。
- 平沈碧海:平静地沉入碧绿的大海,比喻梅花的凋零。
- 拚不管(pàn bù guǎn):宁愿不顾。
- 凄绝:极其凄凉。
- 情无歇:情感没有停止。
- 苦禁:苦苦忍受。
- 断雨斜阳:雨停后的斜阳,形容景象的凄美。
- 漫无消息:没有任何消息。
- 饶舌(ráo shé):多嘴,多言。
- 判取:决定。
- 艳坠珠楼:美丽的花瓣像珍珠一样坠落。
- 烟飞紫玉:形容花瓣飘落如烟,颜色如紫玉。
- 杜鹃啼血:杜鹃鸟的啼叫,传说中杜鹃啼血,比喻极度的悲伤。
翻译
梅花的余香仍在,没有其他的意思,难以向东风诉说。前夜的景象模糊不清,一会儿邀请了寒冷的月光。原来梅花已经爬上了柳梢,平静地沉入碧绿的大海,宁愿不顾那幽深的芳香和凄凉至极的情感。
情感没有停止,苦苦忍受着断雨后的斜阳,希望能找到寻找香气的冻蝶。没有任何消息,归来的燕子也多嘴多言。即使决定让美丽的花瓣像珍珠一样坠落,烟雾般飘落的紫玉色花瓣,也难以等到杜鹃啼血的那一刻。
赏析
这首作品以残梅为题,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梅花的孤寂与凄美。诗中运用了许多意象和修辞手法,如“朦胧”、“邀霜月”、“平沈碧海”等,营造出一种幽深而凄凉的氛围。通过对梅花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美好事物的怀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现了王夫之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学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