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雪

素绡幂岫浅黄通,倒影青冥一片浓。 雁背皴含天阙景,鱼鳞云烈晚檐风。 乾坤回合摇山泽,形魄孤清接混濛。 回首少年心绪回,冲寒狂折野梅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素绡(sù xiāo):白色的薄纱。
  • 幂岫(mì xiù):覆盖山峰。
  • 青冥(qīng míng):天空。
  • (cūn):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指用干笔作画,使画面产生粗糙的纹理。
  • 天阙(tiān què):天宫,这里指天空。
  • 鱼鳞云:形状像鱼鳞的云。
  • 晚檐风:傍晚屋檐下的风。
  • 乾坤(qián kūn):天地。
  • 回合(huí hé):环绕,包围。
  • 形魄(xíng pò):形体和精神。
  • 孤清(gū qīng):孤独而清冷。
  • 混濛(hùn méng):模糊不清的样子。
  • 冲寒(chōng hán):迎着寒冷。
  • 野梅红(yě méi hóng):野生的梅花,这里指梅花的花瓣。

翻译

白色的薄纱覆盖着山峰,透出淡淡的黄色,天空的倒影在水中显得格外浓郁。 雁背上的纹理映含着天空的景象,鱼鳞状的云彩在傍晚的屋檐风中显得格外热烈。 天地环绕,摇动着山川湖泽,形体和精神孤独而清冷,与模糊不清的世界相接。 回首少年时的心绪,迎着寒冷,狂热地折下野生的梅花,那鲜艳的红色。

赏析

这首作品以雪景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冬日的静谧与壮美。诗中“素绡幂岫”与“倒影青冥”形成对比,既表现了雪的洁白,又暗示了天空的深远。后句通过雁背、鱼鳞云等自然景象,巧妙地描绘了天地的广阔与变幻。结尾处回忆少年时的冲动与激情,与冷清的雪景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感慨。

王夫之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阳人,中年一度改名壶,字而农,号姜斋、夕堂、一瓢道人、双髻外史。明崇祯十五年举人。南明永历时任行人司行人。旋归居衡阳石船山。永历政权覆灭后,曾匿居瑶人山区,后在石船山筑土室名观生居,闭门著书。自署船山病叟,学者称船山先生。吴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终其身不剃发。治学范围极广,于经、史、诸子、天文、历法、文学无所不通,有《正蒙注》、《黄书》、《噩梦》、《读通鉴论》、《姜斋诗话》等。《船山遗书》至道光间始刻,同治间始有全书,后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