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甘蔗生遣兴诗次韵而和之七十六首

豫且举网但张鱼,勃贺翻身早类猪。 嚬笑随时多失计,威灵到手又何需。 佛头鸽粪添鹰画,仙字蝌文死蠹书。 岸屋水舟无住处,鸟巢窠畔筑幽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豫且:传说中的人物,善于捕鱼。
  • 举网:撒网捕鱼。
  • 勃贺:指突然翻身或改变状态。
  • 嚬笑:皱眉和微笑,比喻人的情绪变化。
  • 威灵:威严和灵验。
  • 佛头鸽粪:比喻珍贵之物被玷污。
  • 仙字蝌文:指古代的神秘文字或符号。
  • 死蠹书:被虫蛀坏的书。
  • 岸屋水舟:岸边的房屋和水上船只。
  • 鸟巢窠畔:鸟巢旁边。

翻译

豫且撒网只为捕鱼,勃贺突然翻身已如猪。 情绪变化时常失策,威严到手又有何求。 珍贵之物被玷污如佛头上的鸽粪,神秘的文字已成虫蛀之书。 岸边的房屋和水上船只无处安身,只能在鸟巢旁筑起幽静的居所。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豫且捕鱼和勃贺翻身的描绘,隐喻了人生中的机遇与变化。诗中“嚬笑随时多失计”反映了情绪变化带来的决策失误,而“威灵到手又何需”则表达了即使拥有了权力和威严,也可能无所求的哲理。后两句以“佛头鸽粪”和“仙字蝌文”为喻,讽刺了珍贵之物的被玷污和古代智慧的失落。最后,诗人以“岸屋水舟”和“鸟巢窠畔”构建了一个幽静的隐居之地,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纷扰的超脱。

王夫之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阳人,中年一度改名壶,字而农,号姜斋、夕堂、一瓢道人、双髻外史。明崇祯十五年举人。南明永历时任行人司行人。旋归居衡阳石船山。永历政权覆灭后,曾匿居瑶人山区,后在石船山筑土室名观生居,闭门著书。自署船山病叟,学者称船山先生。吴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终其身不剃发。治学范围极广,于经、史、诸子、天文、历法、文学无所不通,有《正蒙注》、《黄书》、《噩梦》、《读通鉴论》、《姜斋诗话》等。《船山遗书》至道光间始刻,同治间始有全书,后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