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暮喜友人自京还

· 王恭
黄花萧索暮寒催,千里怜君此日回。 自说月明霜冷夜,相思曾倚凤凰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黄花:指菊花,秋季盛开,常用来象征秋天。
  • 萧索:形容景象凄凉、寂寥。
  • 暮寒:傍晚的寒意。
  • :对朋友的尊称。
  • 凤凰台:古代建筑,常用来指代高雅或重要的场所。

翻译

在秋天的傍晚,菊花显得凄凉,寒意催人,我千里之外依然怜爱着你,今天你从京城归来。你自述在明月皎洁、霜气清冷的夜晚,曾经在凤凰台边,深深地思念着我。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秋日傍晚的凄凉景象,通过“黄花萧索”和“暮寒催”表达了深秋的寂寥与寒意。诗中“千里怜君此日回”展现了诗人对友人归来的喜悦与关怀。后两句则通过友人的自述,揭示了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相思之情,尤其是“相思曾倚凤凰台”一句,不仅地点的选择增添了诗意,也加深了情感的表达。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王恭

明福建长乐人,一作闽县人。字安中,自号皆山樵者。少游江海间,中年葛衣草履,归隐于七岩山,凡二十年。永乐四年,以荐待诏翰林。年六十余,与修《永乐大典》,授翰林院典籍。为闽中十才子之一。有《白云樵唱集》、《草泽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