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黄士杰来清亭
太常东来凡几峰,仙山独削金芙蓉。
君家作亭此山下,坐听秋声连万松。
仙床石室垂萝畔,何限清晖落飞幔。
北阙青云梦里閒,西山爽气朝来满。
少饮翻能学醉翁,草玄何必似杨雄。
讨论未悟天人理,啸傲还将麋鹿同。
玉堂争识傅岩子,簿领香名亦如此。
君有灵台一片清,来时不在清晖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太常:古代官名,这里指代朝廷或官府。
- 金芙蓉:比喻山峰的美丽,如同金色的芙蓉花。
- 仙山:指风景秀丽,似仙境般的山。
- 仙床石室:指山中的石洞,如同仙人居住的地方。
- 北阙:古代宫殿北面的门楼,代指朝廷。
- 西山爽气:西山清爽的空气,形容环境宜人。
- 草玄:指研究道家或玄学的学问。
- 杨雄:西汉时期的文学家、思想家。
- 天人理:指天道与人道的道理。
- 麋鹿:一种鹿,常用来比喻隐逸的生活。
- 玉堂:指朝廷中的高级官署。
- 傅岩子:古代传说中的贤人,这里比喻黄士杰。
- 簿领:指官府的文书工作。
- 灵台:指人的心灵或智慧。
- 清晖:明亮的阳光,这里比喻清明的思想或环境。
翻译
太常东来,经过几座山峰,其中一座仙山独树一帜,如削成的金色芙蓉。君家在此山下建亭,坐听秋风与万松的声响交织。山中的石洞和垂下的藤萝旁,无数的清晖洒落在飞动的帷幕上。北面的朝廷,梦中的青云之路,西山的清爽气息,早晨便已充满。少量的饮酒,却能学得醉翁的豁达,研究玄学何必非要像杨雄那样。讨论天人之间的道理,尚未领悟,但啸傲山林,与麋鹿为伴,也是一种生活。玉堂之中,谁能认识像傅岩子这样的贤人,官府的文书工作,你的名声也是如此。君有一颗清明的心灵,来时并不依赖于清晖的环境。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山中的宁静与超脱,通过对自然景色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淡漠。诗中运用了许多自然意象和典故,如“金芙蓉”、“仙山”、“万松”等,构建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仙境。同时,通过对“北阙”与“西山”的对比,突显了作者对自然与自由的追求。最后,以“灵台一片清”作结,强调了内心的清明与独立,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体现了作者的高洁品格和超然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