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畹

· 王恭
兰生被九畹,葳蕤凌众芳。 风泛紫英秀,露滋云叶凉。 蕺之以为佩,何必珩与璜。 常恐雪霰集,将随萧艾荒。 相思在元澧,日夕空徬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兰生被九畹:兰花生长在九畹之地。“九畹”(wǎn):古代地积单位,一畹等于三十亩。这里指兰花生长的地方。
  • 葳蕤:形容植物茂盛,枝叶纷披的样子。
  • 凌众芳:超越其他的花草。
  • 风泛紫英秀:风吹动紫色的花朵,显得格外美丽。
  • 露滋云叶凉:露水滋润着叶子,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
  • 蕺之以为佩:将兰花制成佩饰。“蕺”(jí):一种香草,这里指兰花。
  • 珩与璜:古代的玉制佩饰。
  • 雪霰集:雪和冰雹聚集。“霰”(xiàn):小冰粒,俗称雪子。
  • 萧艾荒:萧条荒芜。“萧艾”:指荒草。
  • 元澧:指澧水,在今湖南省境内。

翻译

兰花生于九畹之地,茂盛的枝叶超越了其他花草。风吹动着紫色的花朵,显得格外美丽,露水滋润着叶子,带来一丝清凉。将兰花制成佩饰,何须再用珩与璜。常常担心雪和冰雹的聚集,会使这片兰花之地变得萧条荒芜。我的相思之情寄托在澧水之畔,日复一日,只能在空旷中徘徊。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兰花在九畹之地生长的美丽景象,通过“葳蕤凌众芳”、“风泛紫英秀”等句,生动展现了兰花的茂盛与风姿。诗中“蕺之以为佩,何必珩与璜”表达了兰花自身的高洁与价值,无需外物装饰。后句“常恐雪霰集,将随萧艾荒”则透露出对兰花未来命运的担忧,以及对自然变迁的无奈。结尾的“相思在元澧,日夕空徬徨”则深化了诗人的情感寄托,展现了其对兰花及自然美景的深深眷恋与忧思。

王恭

明福建长乐人,一作闽县人。字安中,自号皆山樵者。少游江海间,中年葛衣草履,归隐于七岩山,凡二十年。永乐四年,以荐待诏翰林。年六十余,与修《永乐大典》,授翰林院典籍。为闽中十才子之一。有《白云樵唱集》、《草泽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