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溪精舍杂咏为吴中美作

· 王恭
延陵精舍东溪口,六曲屏山对虚牖。绝壁连冈入万松,一涧盘陀大如斗。 盘石垂萝密更偏,黄精潭上写冰弦。化成水月三千界,古洞烟霞小有天。 烟霞杳微茫,水月澹忘知。谁知鲁中叟,发彼川上喻。 溪水东流接泮林,云泉佳处萃青衿。金门旧隐时同屐,白头老樵来听琴。 孤亭五月秋声起,列坐柽阴爱流水。借君矶畔濯尘缨,何必箕山洗双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延陵:古地名,今江苏常州一带。
  • 精舍:指道士、僧人修炼居住的寺庙或庵堂。
  • 六曲屏山:形容山势曲折多变。
  • 虚牖:空旷的窗户。
  • 盘陀:曲折回旋的样子。
  • 黄精潭:潭名,可能因附近有黄精(一种植物)而得名。
  • 冰弦:比喻清澈的水声。
  • 水月:水中月影,常用来比喻事物的虚幻或美丽。
  • 三千界:佛教用语,指宇宙的广大无边。
  • 小有天:形容景色幽美,如同仙境。
  • 杳微茫:形容景象模糊不清。
  • 澹忘知:淡泊忘却世事。
  • 鲁中叟:指孔子,因孔子是鲁国人,故称。
  • 泮林:古代学校周围的园林。
  • 青衿:古代学子的服饰,代指学子。
  • 金门:指隐居之地。
  • :木屐,古代的一种鞋。
  • 老樵:老樵夫,指隐居山林的老人。
  • 柽阴:柽柳的树荫。
  • 濯尘缨:清洗尘世的烦恼。
  • 箕山:山名,传说中古代隐士许由隐居的地方。
  • 洗双耳:传说许由听到尧要让位给他,认为玷污了他的耳朵,便到河边洗耳。

翻译

在延陵的东溪口,有一座精舍,面对着曲折多变的山势和空旷的窗户。绝壁与山冈相连,深入万松之中,一条曲折的涧水盘旋如斗。

盘石上垂下的藤萝茂密而偏僻,黄精潭上传来清澈的水声。这里化成了水月般虚幻美丽的世界,古洞中的烟霞宛如小有天的仙境。

烟霞模糊不清,水月淡泊忘却世事。谁知道鲁中的孔子,曾发出川上的比喻。

溪水东流与学校的园林相接,云泉佳处聚集着学子。金门旧隐之地,时而有木屐声,白头的老樵夫来此听琴。

孤亭中五月秋声起,众人坐在柽柳的树荫下,喜爱流水。借君矶畔清洗尘世的烦恼,何必去箕山洗耳。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延陵东溪精舍的幽静景致,通过“六曲屏山”、“绝壁连冈”、“一涧盘陀”等自然元素,展现了山水的曲折与深邃。诗中“黄精潭上写冰弦”、“化成水月三千界”等句,运用比喻和夸张手法,赋予自然景物以超凡脱俗的美感。后段通过“鲁中叟”、“泮林”、“青衿”等文化符号,融入儒家文化元素,表达了淡泊名利、向往自然的隐逸情怀。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展现了明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风貌。

王恭

明福建长乐人,一作闽县人。字安中,自号皆山樵者。少游江海间,中年葛衣草履,归隐于七岩山,凡二十年。永乐四年,以荐待诏翰林。年六十余,与修《永乐大典》,授翰林院典籍。为闽中十才子之一。有《白云樵唱集》、《草泽狂歌》。 ► 1333篇诗文